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查緝、管控毒品違法犯罪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在北京進行了現場驗收。項目負責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王青針對項目組整體研究工作和各課題執行情況作了詳細的匯報。專家組分別就課題研究工作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了審核。專家組認為“查緝、管控毒品違法犯罪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究”課題驗收資料齊備、完整,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達到了考核指標要求,項目示范效果明顯,具有重要實用價值,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現場
在該項目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析與檢測研究組(102組)與云南警官學院共同承擔了課題四——“離子阱質譜的毒品現場查緝和快速鑒定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課題研制的毒品現場鑒定儀體積為35 30 29cm,重16kg,實現了27種毒品的快速鑒定并建立了自動識別數據庫,3s時間對冰毒的分析靈敏度達到了80pg。儀器在玉溪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青龍場檢查站、德宏木康邊境檢查站進行了示范應用,該儀器還通過了“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的GB/T19001-2008/ISO9001:2008質量管理認證。課題于2月23日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會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牽頭,公安部禁毒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云南省公安廳、禁毒局參與現場考核。大連化物所李海洋研究員、侯可勇研究員及課題相關人員現場進行了技術匯報,來自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安徽光機所、北京理工大學等的11位技術專家以及7位一線緝毒應用專家現場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考核了儀器的各項技術指標。德宏木康邊防檢查站的官兵現場進行了儀器的應用演示。專家組認為課題組研制的儀器圓滿完成各項驗收技術指標,示范應用充分,經費使用合理,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