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113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在青島組織召開鰲山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中國典型近海區生態養殖承載力與可持續生產模式發展戰略研究”驗收會議。海洋國家實驗室副主任莊志猛致辭,并介紹了該項目的立項背景和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院士擔任驗收專家組組長,并主持了驗收會議。  

孫松研究員代表項目組做報告

  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代表項目組詳細匯報了項目開展情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項目組結合歷史數據和現狀分析,選擇有較好研究基礎的典型海域開展自然環境和養殖環境承載力調研、近海生態系統各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間布局分析;從生態系統、環境安全和生物資源的變動綜合分析近海環境承載力,提出我國典型近海區域漁業生產經營空間布局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從局部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對我國近海海域養殖發展策略的客觀、全面預判,完成研究報告《我國近海生態系統狀態與風險分析報告》和《我國養殖海域生產力評估及其可持續利用》,形成戰略咨詢建議報告“中國典型近海區生態養殖承載力與可持續生產模式發展戰略——我國海洋漁業的困境與出路”,得到國家領導重視。  

驗收專家組組長陳宜瑜院士講話

  驗收專家認為,該項目從海洋生態系統生物生產力、海洋環境承載力和全球海洋漁業發展的角度,對我國海洋漁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制約問題和發展前景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對我國近海生物生產力評估及其可持續利用的新科學認識,對我國海洋漁業未來發展方向、對策與措施等進行了深入的戰略思考,形成咨詢建議報告,得到國家領導和相關部門重視,部分研究成果在國家相關文件中得以體現,并且納入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該項目成果為我國近海生態保護和養殖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為我國海洋及農業領域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依據。專家組對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經質詢討論,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

  背景介紹:  

  201510月汪洋副總理到山東萊州視察海洋生態牧場時指出,應在戰略層面對我國海洋生態系統承載力進行評估。中國科學院立即組織院內相關海洋科研單位,聯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農業部和國家海洋局等相關部門單位進行調研和綜合分析,提出了我國典型近海生物生產力布局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形成建議報告。本項目得到中國科學院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聯合資助,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戰略咨詢研究院、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幾十位專家參與項目。  

 

    文/圖  孫永坤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