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1808組)與德國圖賓根大學Rainer Lehmann教授團隊合作,在生物樣本庫質量控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臨床化學》(Clin Chem.)上發表。
大連化物所生物樣本庫質量控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血液采集后在室溫長時間暴露是臨床樣本采集時容易出現的問題,且顯著影響血液中氨基酸、兒茶酚胺、類花生四烯酸等眾多代謝物的濃度。因此,需要一個客觀的標志物來監測血液采集后的穩定性并控制樣本的質量。針對此問題,該團隊發現十八二烯鞘氨醇-1-磷酸(S1P-d18:2)能有效地評價血漿、血清樣本的質量,判斷閾值為血漿≤0.085 g/mL,血清≤0.154 g/mL。該標志物的判別效能不受常見的病理生理條件,如敗血癥、肝癌、肝硬化、肝炎、黃疸、復蘇、力竭性運動等的影響??蒲腥藛T對中國、德國、法國等12個生物樣本庫中1428例血液樣本進行研究,驗證了上述標志物的有用性。他們還利用此標志物開發了專門的質譜方法,可用于檢驗樣本庫中的樣本是否室溫長時間暴露,進而可控制其質量,決定樣本是否可用于代謝組學研究。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中德科學中心項目等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