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72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中歐政府間合作項目——通過捕撈和開發利用控制大型水母旺發的策略和技術研究專家研討會在中科院海洋所召開。本項目歐盟合作方“Go-Jelly”項目負責人Jamileh Javidpour博士及其博士研究生遲旭鵬,葡萄牙馬德拉島漁業董事會海洋養殖部門負責人Carlos Andrade博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李超倫研究員,項目中方負責人張光濤研究員,中科院海洋所張芳研究員、于華華研究員、李艷偉博士以及水母生態學研究團隊的青年骨干及研究生等參加會議。 

學術研討會現場 

  李超倫副所長代表中科院海洋所對歐盟水母研究專家來訪表示歡迎。他指出,水母生態災害已成為困擾沿岸漁業、工業、旅游業等的全球性問題,愿中歐水母專家在各自研究基礎上深入合作,為探索水母暴發機理及減緩水母災害風險共同努力。國際合作辦李艷偉博士介紹了中科院海洋所的整體情況、海洋大科學中心及海洋所/煙臺海岸帶所融合發展情況。隨后,Jamileh Javidpour博士向與會專家介紹了“Go-Jelly”項目啟動半年來的進展情況,Carlos Andrade博士介紹了葡萄牙水產養殖設施以及參與水母項目的有關情況,遲旭鵬匯報了水母水螅體生活史策略及其與環境因子關系的有關研究進展,張光濤研究員介紹了中科院海洋所水母研究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政府間水母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等。 

  中歐雙方水母研究專家針對水母暴發機理認知、水母在中國的已有應用情況、水母活性有機物質產品化的可能性及難點、未來合作等方面開展了深入交流。研討會結束后,歐方代表赴青島嶗山、威海榮成及褚島等地實地調研海蜇捕撈、養殖、加工等過程。  

專家現場參觀考察海蜇養殖基地

 

專家現場參觀考察海蜇養殖基地

  背景資料: 

  1、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水母項目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任務包括水母開發利用技術、捕撈和處置技術及養殖技術。開發技術提升水母在污染物去除和活性物質提取方面的使用價值,捕撈技術以降低原料成本和滿足深加工要求為目標,而養殖技術則是保障產業鏈形成后的原料需求。處置(滅殺、攔截)技術作為解決水母旺發的參照解決方案,用于保障工業安全,但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項目負責人為中科院海洋所張光濤研究員。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通過捕撈和開發利用控制大型水母旺發的策略和技術研究項目與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Go-Jelly”項目聯合申請、多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2、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Go-Jelly”項目 

  該項目20181月啟動,宗旨是將旺發的水母從害蟲變成商品(Jelly-pests to Jelly-goods),通過技術研發從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兩方面賦予水母利用價值。項目涉及議題廣泛,包括水母生態學、人工養殖、環境工程學等方面;參與該項目的研究機構包括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GEOMAR、德國基爾大學、以色列的海法大學和 ORT Braude College、挪威的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TEF Ocean AS 15個國際知名科研機構。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