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黃海軍課題組王云鶴博士、畢海波副研究員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iaojun Yuan教授合作,在南極冬季云對夏季海冰的強迫定量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4月1日在地學雜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TOP期刊,IF= 3.8)在線發表。
文章提出一種新的海冰消長機制——冬季云負異常對于來年夏季海冰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并從位勢、風、氣溫、水汽等氣候因素分析得出2011年南極冬季云負異常是由大尺度大氣循環驅動形成。統計云對表面的長波輻射和短波輻射的影響,可得到云對海冰作用的能量收支。利用海冰生長模型計算出海冰的變化量。2011年冬季云的負異常造成南極大部分海域海冰增厚,其中威德爾海海冰增厚30.2cm。這些生成的海冰經2011年冬末至2012年夏末漂流和重新組合,得到的重塑模式與2012年實際海冰異常的分布一致,因此冬季云負異常在來年夏季海冰分布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該研究結果為海冰變化機制增加了新思路,為海冰預報及氣候預測提供重要參考。
文章題目:《南極2011年冬季云異常對2012年夏季海冰反彈的貢獻》 (The Contributions of Winter Cloud Anomalies in 2011 to the Summer Sea-Ice Rebound in 2012 in the Antarctic)
文章鏈接:https://doi. org/10.1029/2018JD029435
2011年7月850hpa(a)位勢和風異常(b)氣溫異常 (c)絕對濕度異常(d)垂向壓強變化速度圖
(a)2011年冬季云強迫海冰生長估算量,藍線代表2012年2月的海冰范圍線,黑線代表2011年2月的海冰范圍線
(b)海冰經2011年冬末至2012年夏末漂流后的重塑場(c)2012年夏季海冰密集度異常分布(d)相比2010年9月,2011年9月海冰厚度變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