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能源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領域權威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發表題為“Li based anode: Is dendrite-free sufficient?”的短篇通訊文章,該文章作者為先進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組項目研究員孫富,通訊作者為中南大學教授陳立寶及青島能源所研究員董杉木。
研究組在前期對鋰金屬電池的工作機理及衰退機制進行了研究,揭示了電池使用過程中電池整體電化學性能衰變與鋰金屬電極形貌衍化間的關系,即鋰金屬電極在電化學過程中的不可逆造成了鋰金屬電池電化學性能的衰退。根據前期研究成果(ACS Energy Lett. 2020, 5, 152;ChemElectroChem, 2019, 2, 5787),該文章針對當前鋰金屬電池學術界與工業界試圖通過抑制枝晶狀形貌鋰的產生來實現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做出評論。該文章首先指出僅僅通過依靠電化學表征來驗證鋰金屬電極的循環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儀使用更廣泛、全面的基礎研究測試方法以增強我們對鋰金屬電極工作原理的理解。此外,該文章還強調只是通過抑制枝晶狀形貌鋰的產生并不能推動鋰金屬電池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當前的主要研究內容應放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沉積鋰(包括枝晶狀形貌鋰及其它形貌鋰)的化學、電化學本質以及它們的產生機制。(文/圖 孫富 董杉木)
原文鏈接為: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0.04.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