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和香港城市大學(CityU)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微納生物交叉領域取得新突破,提出的基于光誘導電液動力學微納操控的癌細胞免標記快速分離方法,成功應用于游離胃癌細胞臨床樣本的檢測。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胃癌是全球第三大導致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導致超過100萬例新增病例和近80萬人死亡。胃癌的不良預后主要是由于難以早期診斷腹膜轉移。胃癌細胞的分離和表征對于早期診斷腹膜轉移至關重要。然而,由于患者腹腔灌洗液中胃癌細胞的含量低,傳統的檢測方法由于敏感性低難于滿足臨床需求。
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基于光誘導微納操控的新型微流控芯片,能將胃癌細胞從患者腹水種分離出來,并測量這些細胞的電學特性。研究表明,胃癌細胞與腹腔游離細胞的大小和電學特性差異顯著。通過實驗,研究人員從6位患者的腹水中分離出胃癌細胞,純度達到71%,完成分離過程僅需要5分鐘。該項研究可為揭示胃癌腹膜轉移機制的提供實驗手段,并有望發展成胃癌腹膜轉移的臨床快速診斷的新技術。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以及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和交叉創新團隊等項目的支持。
沈陽自動化所提出基于微納操控的臨床癌細胞轉移檢測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