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穆斯堡爾譜研究組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與廣東工業大學教授敖志敏團隊、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張炳森團隊合作,通過三聚氰胺或尿素對催化劑進行修飾和氧化氣氛焙燒,構筑了新型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提出了提高鉑族金屬催化劑穩定性的新策略。

  SMSI在多相催化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顯著調節催化劑的性能。然而由它產生的包裹層會掩蓋催化活性位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抑制催化活性。SMSI的包裹狀態通常是可逆的,例如還原氣氛焙燒產生的經典SMSI,在高溫氧化反應中,會導致包裹層消退,失去對金屬催化劑性能的調變作用。因此,發展新策略、彌補SMSI的不足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過渡金屬氧化物負載的鉑族金屬展現出的經典SMSI效應已經被廣泛的研究,但在氧化氣氛下,相同催化劑上是否也能產生包裹現象尚未明確。2019年王軍虎團隊報道了金納米顆??稍谘趸瘹夥障卤灰粚涌蓾B透的TiOx薄層包裹(Nat. Commun.,2019),然而考慮到金與鉑族金屬之間較大的電子性質差異,鉑族金屬是否能發生相似的現象并不確定。

 

經典和三聚氰胺修飾誘生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差異

  本工作中,合作團隊發現在氧化氣氛下經三聚氰胺修飾后的鉑顆??梢员灰粚訜o定形且可滲透的薄層包裹,這與鉑和二氧化鈦間的經典SMSI的產生條件相反。該包裹層在進一步400-600 C空氣下焙燒后仍然穩定存在,與經典SMSI的包裹層在再次氧化氣氛下焙燒發生消退的現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理論計算等進一步研究發現,此包裹層產生機理不同于經典SMSI,且這種策略可進一步擴展到其它鉑族金屬,例如鈀和銠。該工作為設計兼具高活性和穩定性的負載型鉑族金屬催化劑提供了新方法。

  在前期的研究中,王軍虎團隊與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喬波濤和院士張濤團隊合作,發現了金及鉑族金屬與羥基磷灰石(HAP)之間氧誘導的SMSI(J. Am. Chem. Soc.,2016;Chem. Sci.,2018);進一步通過對氧誘導SMSI包裹度的調變,設計開發了具有獨特半包裹結構的高溫抗燒結Au/HAP-TiO2催化劑(Angew. Chem. Int. Ed.,2016)。此外,兩團隊合作還發現了金與二氧化鈦之間的經典SMSI(Sci. Adv.,2017)。

  相關結果以題為“Encapsulation of Platinum by Titania under an Oxidative Atmosphere: Contrary to Classical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發表在ACS Catalysis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連化物所2015級博士研究生劉少峰、齊海峰,以及廣東工業大學2017級博士研究生周君慧。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對外合作重點和儀器功能開發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1c01347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