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電鏡技術研究組副研究員劉岳峰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主任研究員Cuong Pham-Huu、意大利科學院ICCOM研究所主任研究員Giuliano Giambastiani、常州大學教授郭向云等團隊合作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多孔碳化硅材料在多相催化領域中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

大連化物所發表多孔碳化硅材料在催化領域中的應用綜述文章

  碳化硅(SiC)是一種常見的工業陶瓷材料和微電子材料,由于其具備較高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同時也具備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能,因此近些年來被作為催化劑載體而在催化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該綜述總結了碳化硅材料從低表面積發展成為多孔、高比表面積催化劑載體材料的歷史,系統地介紹了多孔碳化硅材料在一些重要的能源催化與環境治理應用中的進展,特別是利用碳化硅材料優異的導熱性和化學穩定性,在催化氧化(例如催化燃燒、催化氧化脫硫脫硝等)、催化還原(例如費托合成、甲烷化等),以及在光催化領域中的研究進展,展望了碳化硅材料作為催化劑載體甚至作為催化劑的未來研究機遇與挑戰。

  劉岳峰團隊長期致力于碳納米/碳化物催化劑的設計及在CO/CO2能源小分子中的加氫活化應用和微觀結構動態變化的研究:成功開發了整體式、富含缺陷的納米碳、金屬-碳(碳化物)復合催化材料,實現碳基能源分子及H2S等小分子的高效轉化(ACS Catal.,2016;Nature Commun.,2016;Appl. Catal. B,2017;ACS Catal.,2021);并結合球差電鏡(STEM)等具有原子尺度分析能力的表征技術,解析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特別是碳納米/碳化物為載體)的微觀結構及在工況條件下的動態結構變化(Angew Chem. Int. Ed.,2020,ACS Catal.,2020;ACS Catal.,2021)。

  該綜述以“Porous Silicon Carbide (SiC): A Chance for Improving Catalysts or Just Another Active-Phase Carrier?”為題,于近日發表在Chemical Reviews上,并被選為該期的封面論文。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中科院PIFI訪問學者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1c00269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