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發表了堿(土)金屬對綠色合成氨的影響的觀點(Perspective)文章。
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儲氫或儲能載體而備受關注,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傳統合成氨工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開發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綠色合成氨過程,不僅是應對社會需求的有效解決方案,也是百年來催化研究工作者不斷努力的目標。
堿(土)金屬助劑是工業鐵基或釕基合成氨催化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加入可大幅提升活性金屬的催化活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固氮與氨合成研究表明,堿(土)金屬在綠色合成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期該領域研究主要聚焦于具有高化學活性的堿(土)金屬化合物,如氫化物、氮化物、氨基化物、電子化物等。不同于傳統的堿(土)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助劑,這些化合物可作為載電子體、載氮體或載氫體,在熱催化、電化學、化學鏈等合成氨過程中發揮獨特效能。文章就堿(土)金屬應用于氨的綠色合成所存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論述。
上述工作以“The Impact of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 on Green Ammonia Synthesis”為題,發表在《化學》(Chem)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DNL1901博士研究生王倩茹。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空氣主份轉化化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