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為準確評估沈陽示范區“風蝕阻控與節水高效農業模式”技術實施效果,并充分發揮技術模式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2021年10月11日-12日,由沈陽農大、遼寧省農科院、中科院生態所等組成的專家組,對該技術模式進行了現場測產,并在阜新市阜蒙縣召開了保護性耕作現場會。

  “風蝕阻控與節水高效農業模式”的核心示范區地塊位于阜新市阜蒙縣大固本鎮大固本村、八家子鎮水泉村、泡子鎮怒河土村和阜新鎮他本沙扎蘭村,10月11日,測產專家實地踏查了各技術示范田塊的玉米長勢,確定了具體的測產方案。經過測定,示范區畝產為802.46公斤/畝-881.47公斤/畝,比對照增產6.46%-11.87%,完成示范區設定的技術指標。專家組一致認為,示范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寬窄行種植技術、玉米秸稈免耕覆蓋二比空種植技術、玉米秸稈歸行苗帶淺旋種植技術等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技術模式能夠促進根系生長發育,提升玉米種植密度,樣穗均勻性及整齊性好,并能夠發揮防風固土、抑蒸保墑、節本增效的良好作用。

  為了進一步宣傳推廣防風固土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12日,項目組在阜蒙縣大固本鎮召開了保護性耕作暨秋季農機化生產現場會。遼寧省農科院、中科院生態所、阜新市農業農村局、阜蒙縣政府等領導和相關人員、各鄉鎮主管農業鎮長、農機及農科站站長、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種糧大戶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共150余人參會。通過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現場收獲、保護性耕作機具操作演示、現場培訓及指導等,使基層農技人員、合作社主要成員、農民對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認識更加深刻。為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種植習慣,保護黑土地,促進“藏糧與地、藏糧與技”戰略實施,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阜蒙縣保護性耕作現場會
專家現場考種測產
保護性耕作機械收獲、覆蓋還田現場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