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疲勞理論創新成果,該團隊成員王斌副研究員、白鑫副研究員、朱艷坤助理研究員、張鵬研究員通過分析LQD1800板簧的強韌性能、理論模型參數、形狀結構及受力狀態,發展完善了適用于板簧的疲勞壽命預測與優化理論模型,并開發了板簧疲勞壽命預測與優化軟件系統,為實現板簧疲勞延壽提供了有效工具。目前該疲勞預測軟件系統已在富奧遼寧汽車彈簧有限公司安裝運行,用于指導板簧抗疲勞設計與制造工藝優化。
材料疲勞性能預測與疲勞延壽是關鍵構件長期服役可靠性的重要保障,針對如何發揮金屬材料性能潛力和疲勞延壽這一長期理論與工業難題,張哲峰研究員提出“以短預長、以易預難”的學術思想,過去十余年帶領團隊建立了高周疲勞強度、低周疲勞壽命、疲勞裂紋擴展速率定量預測等十余個理論模型,明確了材料拉伸性能、斷裂韌性等簡單易測性能與疲勞性能之間定量關系,研發出材料-構件疲勞性能預測軟件,實現以材料短期性能預測長期性能的目標,指導材料-構件疲勞性能最優制造工藝(見圖1),為關鍵構件抗疲勞設計制造提供可能性,結合實際生產技術調整工藝參數,保證關鍵構件抗疲勞設計制造可行性。
原創疲勞理論模型貢獻人員包括:劉睿博士、李鶴飛博士、王斌副研究員、龐建超副研究員、張振軍研究員及張鵬研究員,研究成果在Acta Mater、J. Mater Sci Tech、Mater Sci Eng A、Int J Fatigue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0余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2130002、51331007)、汽車聯合基金項目(U1664253)、面上項目(5177120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B0703002)、中科院先導專項項目(XDB22020202)以及吉林省與中國科學院科技合作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項目(2020SYHZ0008)的支持。
圖1. 汽車鋼板彈簧、疲勞性能預測軟件系統及板簧臺架疲勞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