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 :
 
 
    2007年12月14日,為深入貫徹中國科學院《關于加強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讓有潛質的優秀青年脫穎而出,切實為35歲以下(70后)青年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成長環境,沈陽分院舉辦了“青年科學家21世紀論壇暨青年人才成長座談會”,來自系統內各單位的26名3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代表參加了座談討論。座談會分別由沈陽分院院長、黨組書記王慶禮和副院長韓恩厚同志主持。
    與全院的情況大體一樣,沈陽分院系統科技隊伍中處于創新活躍期和產出高峰期(30-39歲)的青年技術人才略顯不足;特別是高級研究崗位中35歲以下青年人才的比例偏低,其中403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35歲以下的僅有10人。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隊伍的創新活力和永續發展。因此,如何創造條件,給35歲以下(70后)人才提供一個更為良好的成長和發展氛圍,使他們脫穎而出,將是今后一段時期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戰略課題。
                   
    在討論中,大家對“作為青年科技人員,您如何評價自己的成長環境”、“您對所在研究所青年人才成長的措施如何評價、是否有專門的政策、力度怎樣”、“您成長的煩惱,是否感覺無形中受到前輩的壓制,哪怕他們并不是有意的”、“您覺得在申請課題的過程中,是否處于某種劣勢,原因是什么”、“您覺得作為青年科研人員,有哪些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希望有關部門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措施”、“與院外單位相比,您覺得科學院的環境是否有益于青年人才的成長,您在這里工作是否感到安心”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討論,并對如何更好更快地讓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提出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他們認為,青年科技人員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不要抱怨外部環境,要保持平和心態,踏實肯干,抓住機遇;35歲以下科研人員在資源分配上,感到還是處在不利的地位,例如做基礎研究的,只能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但難度也很大,在工資福利政策方面還有平均主義;青年人才的成長是壓出來的,要敢于給青年人才壓擔子;要正確對待科研和管理的關系,上下互動、及時溝通,才能起到增值作用,要為管理部門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機會。
                     
    同時大家還建議,院、所要對青年科技人員的住房問題有所關注;應允許副研究員指導碩士生、博士生;要加強對技術支撐系統的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要注意提高青年科研人員的人文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責任感、使命感和歸屬感。
                  
    王慶禮院長在會議期間和總結講話中指出,從全社會領域看,在國家、地方申報重大項目和申報各種基金的過程中,我院人才的優勢有下降的現象。因此,如何使35歲左右的年青人盡快成長起來,已引起我院各方面的重視。通過本次座談會,聽到了很多好的思想和建議,富有新意,很受啟發。沈陽分院將采取多種形式,為青年人才發表意見提供一個平臺。他指出,研究所是一個系統,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這個系統都難以正常運轉,不論是科技隊伍、管理隊伍還是技術支撐隊伍,要均衡發展。在分配制度上,不能把績效也搞成平均主義;青年人才的成長首先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樹立團隊精神,提高對研究所的認同感,提高綜合素質,加強人文修養,樹立遠大理想。青年人才一定要有激情,有能力,有膽識,有魄力,有勇于接受失敗的勇氣和決心,有敢于突破的創新思維。中科院正在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養,解決青年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青年科技人才也要為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沈陽分院組織人事處供稿)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