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自1980年在巴拿馬的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建立第一個大型樣地(50ha)以來,以大型固定樣地為主的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迄今,CTFS已陸續在熱帶地區的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個樣地,定位和掛牌監測的木本植物達8200種、350余萬株,有75個大學或科研單位參與?;谶@些海量的監測數據,目前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00多篇,其中近年來發表在Nature, Science 和 PNAS上的論文40多篇,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物種共存機制,以Stephen Hubbell教授的群落中性理論為代表的一批研究成果在生態學領域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于2004年啟動了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Chinese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 CForBio)建設項目,目前已在我國各主要氣候帶建成了4個面積20-25ha的監測樣地,分別是長白山闊葉紅松林樣地、古天山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樣地、鼎湖山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樣地和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樣地。CForBio的建成是對全球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的有機補充。長白山闊葉紅松林樣地(CBS)建成于2004年,面積25ha(500m 500m),是目前CForBio最北端的一塊樣地,也是全球溫帶地區最大的一塊森林樣地。CBS樣地內胸徑≥1cm的木本植物達52種,這對溫帶地區來說物種數是非常豐富的。目前,郝占慶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小組已對該樣地物種的空間格局、徑級分布、種內種間關系、密度制約效應、種子雨和幼苗的組成與動態等進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已陸續被該領域的一些刊物,如Oiko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Acta Oecologica, Ecological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等所發表或接收。
    美國Smithonian研究院熱帶森林科學中心(CTFS)于2008年5月1-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的 Harvard Forest 召開了溫帶森林樣地建設研討會,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阿諾爾樹木園的Stuart Davis 博士主持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全球溫帶森林長期監測樣地的布局、建立方法及擬回答的主要科學問題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借鑒熱帶森林樣地的成功經驗,加強全球溫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的長期深入研究。新建的樣地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東部,匯豐銀行將提供經費資助大多數樣地的建立。CBS樣地作為全球溫帶地區建立最早的大型森林樣地,郝占慶研究員應邀在本次會議上介紹了長白山樣地的基本概況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沈陽生態所供稿)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