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科技創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在生物局王大生主任的陪同下到海洋所進行調研。海洋所副所長侯一筠、王啟堯、張國范,劉瑞玉院士和相關科研人員、科研管理人員參加了座談。
此次調研主要圍繞“我國海洋生物科學研究及資源利用的戰略布局”展開,針對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學研究的現狀、定位和未來布局以及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兩個方面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張國范副所長首先簡要介紹了海洋所在海洋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狀況,以及在我國海洋生物領域的地位和突出貢獻。目前,海洋所在海洋生物研究領域主要開展三個部分工作,實驗海洋學基礎理論研究、海洋生物分類學研究和以前兩部分為基礎的海洋生物技術研究及應用。海洋生物學是海洋所傳統的優勢研究領域,曾引領了海水養殖的3次浪潮,在海洋生物分類學和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提出的“海洋農牧化”、“種質工程”、“藍色農業”等推動了我國海水養殖業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李家洋副院長對海洋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指出,國家對于海洋生物學日益重視,而該學科的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農業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礎,而海洋生物構成了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海洋生物產業的發展對滿足國家農業需求十分重要。另外,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希望海洋所作為中科院海洋科學研究的一支主要力量,前瞻布局,進行深入研究,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海洋所要面向國家需求,加快海洋生物學科發展,科學家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提出海洋生物學發展的新思路、新建議,并不斷形成和推進規?;a業的可持續發展。
劉瑞玉院士、相建海研究員、周名江研究員、張國范研究員等近10位與會專家針對海洋所基礎分類系統、資源環境、基于海洋生態系統的海水養殖業、生物能源、漁業資源、海水養殖產業鏈的延伸發展等方面,向李家洋副院長匯報了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思路和需求建議。
李家洋副院長最后指出,中國科學院對海洋生物學研究領域十分關注,將一如既往支持海洋所的創新發展,科學家提出的很多科學問題和建議,科學院會給予充分重視并大力支持。同時,海洋所也要承擔起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科學使命,為我國海洋科學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海洋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