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中國科學院與青島市人民政府院市合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院市合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院地合作局局長戚強,原沈陽分院院長王慶禮,沈陽分院副院長韓恩厚及軟件所、光電院、海洋所和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領導等共21人出席了會議。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剛,嶗山區區委書記慕建民,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衛平及青島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共19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主持。

本次會議通過了“院市合作領導小組”名單,聽取了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海洋所、軟件所和光電院4家單位院市合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匯報,青島市科技局局長王安民代表中科院院地合作局、沈陽分院和青島市科技局向“院市合作領導小組”匯報了市院合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設想。
2008年以來,在中科院和青島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倡導和推動下,中科院與青島市的科技合作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科學院與青島市政府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共建了“能源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軟件所、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正分別在嶗山區、高新區籌建分部,沈陽分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與青島高新區、市科技局合作共建“青島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遠洋科學考察船等國家大科學工程和海洋綜合觀測體系建設、時速350公里動車組、網絡家電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為結合點,以促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海洋、生物等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產學研聯合工作格局。
院地合作局、沈陽分院在青島市科技局的配合下,組織院屬10個單位的20余位專家,對青島市的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清潔能源與節能減排、海洋產業、生物醫藥、農業等8個主要產業的產品結構、發展現狀、未來前景和技術需求進行了調研,調研企業50余家。從技術發展、人力資源、創新平臺等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提出了方向性項目,整理出9萬字的調研報告。該調研報告已經下發全院,成為促進院屬單位與青島市開展緊密合作的工作指南。
2009年,根據院市合作協議,結合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將重點推進以下工作:完成“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驗收工作;加快各分部和基地建設;支持一批中科院技術到青島轉移轉化。
施爾畏副院長在各單位工作匯報后發表了講話,他強調指出:要進一步明確把青島市作為我院的重點合作城市;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社會責任,圍繞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把技術盡快轉化為產品;要說實話、做實事,不忽悠、不圈地、不騙錢,把院市合作從索取為主轉變為貢獻為主的思路上來。
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在講話中表示,將加快推進院市合作重點項目的建設,認真抓好市院各項合作工作的落實,籌辦中科院高新技術項目對接會。他建議不斷完善中科院在青島的管理體系,同時希望中科院把與青島市的合作納入“十二五”院地合作規劃之中。他還就海洋所即將建成的4000噸級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無停泊碼頭問題,指示海港局將此事列入市港口設計規劃之中,落實碼頭選址問題。(沈陽分院科技合作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