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辦的“全球有害藻華生態學與海洋學(Global Ecology and Oceanography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GEOHAB)”國際研究計劃第二次開放科學大會-GEOHAB-OSM-BJ在北京召開,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130余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收到摘要100余篇。
中科院海洋所周名江研究員和美國馬里蘭大學Glibert教授擔任科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席,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研究員和國家海洋局一所朱明遠研究員擔任會議組委會主席。
大會議題包括營養鹽污染與沿海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海域有害藻華動態、淡水藍藻藻華與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海域中有害藻華生理生態學、富營養化海域有害藻華的檢測、模擬和預測,以及富營養化海域有害藻華的影響與對策等。針對這些議題,會議共組織了四次全體會議、十次分組會議和四十五組POSTER展示,共邀請了7位國際著名科學家作大會報告,49位國內外科學家和研究生作口頭報告。
我國近海當前正面臨嚴峻的富營養化態勢。自2000年以來,我國沿海每年有害藻華的記錄可達數十次,遠遠高于2000年以前;有害藻華的影響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的大規模甲藻赤潮影響范圍最大可達上萬平方公里。此次會議的召開,對深化我國近海有害藻華形成和演變機制的研究,推動有害藻華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GEOHAB國際研究計劃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國際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于1998年聯合發起并推動實施的。該計劃旨在推動對有害藻華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和國際合作,提高對有害藻華的評價、防范和預測能力。第二次開放科學大會得到IOC、SCOR、中國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國家海洋局一所等單位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