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日前,西北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實驗(NPOCE)實施計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廈門召開。此次會議由國際組織“氣候變化與可預報性”(CLIVAR)、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和中國科學院(CAS)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IOCAS)承辦,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MEL)協辦,旨在針對NPOCE科學計劃提出的核心科學問題,研討并制定以現場觀測和數值模擬為主要研究手段的NPOCE合作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框架,以便盡快撰寫完成NPOCE科學/實施計劃,并提交CLIVAR SSG。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和CLIVAR-Pacific Panel 主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Wenju Cai博士任會議主席。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韓國、德國、法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共10個國家的19家研究機構和CLIVAR,NSFC、CAS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CLIVAR科學指導組(SSG)組長Martin Visbeck教授、CLIVAR-Pacific Panel主席Wenju Cai博士和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副局長常旭博士在開幕式上致詞。Martin Visbeck教授高度贊揚了中國和胡敦欣院士在發起和組織NPOCE中的貢獻,常旭副局長代表NSFC和CAS表示將繼續支持和鼓勵中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積極參與NPOCE計劃的實施。

會議期間,與會學者圍繞4個核心科學問題,介紹了相關研究進展、正在實施的研究項目和擬開展的研究計劃,并提出了開展NPOCE國際合作調查研究所面臨的研究和技術上的挑戰及初步解決方案。參與NPOCE國際計劃的10個國家19家研究機構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其參與NPOCE計劃的合作意向、研究基礎、研究條件與時間安排,以及對推動NPOCE發展的可能貢獻。經過與CLIVAR SSG和Pacific Panel主要負責人的商討,會議決定2010年2月底完成NPOCE科學/實施計劃編寫,并提交CLIVAR SSG。為此,與會學者根據各參與方的具體情況,討論了NPOCE國際合作調查研究的實施計劃框架,制定了NPOCE實施計劃的主要編寫內容、時間表和任務分工。

NPOCE國際計劃是一個由多個國家、多家研究機構參與的國際計劃,其目的在于觀測、模擬和理解西北太平洋海洋環流的變異規律及其動力機制及在全球和區域性氣候變化中的作用。該計劃是由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主的中國科學家倡導發起的,得到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德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科學家的積極響應和國際學術組織“氣候變化與可預報性”(CLIVAR)的大力支持。

此次NPOCE實施計劃國際研討會,從組織到順利召開共歷時4個多月的時間,各參與方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熱情。會議最終在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閉幕,完成了預定任務,為NPOCE國際計劃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海洋所慶祝建所6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的開展拉開了序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