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針對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引發部分原油泄漏入海,對海洋環境造成威脅的情況,海洋研究所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協調各領域專家,積極調配儀器設備,以中國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為依托,啟動了大連溢油應急災害海洋環境調查項目。

大連溢油災害發生后,研究所領導極為重視,在與合作伙伴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緊急協商后,成立了以副所長張國范為組長、所長助理王凡為副組長的“中科院海洋所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科技工作組”,物理海洋、海洋地質、海洋生態、海洋生物、海洋化學等相關專業的19名科技人員和一批調查設備于23、24日抵達大連金石灘。同時,所內3個課題組已經開始收集大連周邊風場資料、衛星資料、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主觀測浮標系統實時觀測數據,并利用新近投入運行的超級計算中心計算機系統進行風場、流場和漂移物數值模擬計算,為大連周邊海域風場和流場變化進行數值預測。

23日,張國范副所長專程向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匯報了海洋所已啟動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應急方案,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海洋所到現場進行溢油災害海洋環境應急調查工作,。

24日上午,張國范副所長等與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吳厚剛董事長等就大連溢油災害對海洋生態環境、海水養殖等進行了緊急會商,為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應急方案實施進行了詳細討論。

24日下午,中科院海洋所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科技工作隊在獐子島漁業金貝廣場會議室舉行海上應急觀測方案設計和實施啟動會,會議由張國范副所長主持,并對應急觀測工作的啟動進行了動員,王凡助理對應急觀測方案的總體設計和實施步驟進行了部署。在會議期間,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專程到會詳細介紹了大連溢油事件發生過程、應急應對的實施情況和現在海上溢油狀況等,獐子島漁業研發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獐子島漁業作業船只海上監控情況和養殖生產情況等。通過介紹,使我們詳細了解了大連溢油事件后海上已有現狀,為設計和實施有針對性的應急觀測方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后,確定本次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應急觀測共設立9個站位,第一個周期連續進行5天。在這9個站位中開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質、海洋生態、海洋生物、海洋化學等調查,同時釋放2套定點實時觀測海流潛標系統、1套沉積物捕獲器潛標和2套實時漂流浮標系統。后續調查周期將結合時間發展動態第次展開。

25日早六點,在大霧中,由獐子島漁業集團“遼長漁科研19”號船搭載著15位科技人員出海執行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應急觀測任務。當日,完成了5個站位的海洋環境調查和1套定點實時觀測海流潛標、1套沉積物捕獲器潛標和1套實時漂流浮標系統的布放;26日,完成了4個站位的海洋環境調查和1套定點實時觀測海流潛標的布放??萍既藛T每天調查任務結束后,回到駐地后,即進行資料整理和樣品初步分析,并將有關數據返回所內,由所內科研人員進行后續數據處理和分析。調查分析報告將及時提供地方政府和企業,為應對突發災害提供科學依據。

中科院海洋所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調查科技工作隊合影

張國范副所長等與獐子島漁業吳厚剛董事長等交流

采集表層水樣

釋放“阿什”底棲生物拖網

釋放表層采泥器

釋放沉積物捕獲器潛標

釋放浮游生物網

釋放后的“實時漂流浮標系統”

釋放溫鹽深多參數探測系統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