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金秋十月,涼風送爽。10月8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成立60周年慶典大會。在這橙黃橘綠的時節,在這個海洋科技領域的盛會上,幾代海洋所人齊聚一堂,撫今追昔,共話開拓未來之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建所60周年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重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陳宜瑜院士,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志輝等發來親筆題詞,山東省人民政府姜大明省長、李兆前副省長,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市長夏耕等發來賀電,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出席會議并致辭。

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海洋局,山東省、青島市相關部門,中國科學院,農業部水產科學院,兄弟高校、院所,合作地方政府、企業領導、院士;美國、俄羅斯、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南非等國家的海洋科研機構和學術組織代表;海洋研究所海內外所友,在職、離退休職工和研究生800多人出席了慶典大會。

慶典大會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啟堯主持。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孫松發表了慶典致辭。他表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60年來,不斷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科學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海洋科技人才,為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許多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并代表海洋研究所向蒞臨大會的領導、院士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60年來一直關心、支持海洋研究所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會公布了海洋研究所建所60周年十大科技成果獎,“魚類胚胎發育機理及核移植技術”、“大型藻類人工栽培原理與技術”、“貝類引種、育苗與良種培育”、“全國海洋綜合調查”、“對蝦人工繁育原理、技術與產業化”、“海洋環境腐蝕研究及其控制技術”、“中國近海海洋沉積學研究”、“中國陸架及鄰近大洋環流研究”、“海洋動物多倍體育種、育苗和性控技術”、“中國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技術”等十項對我國海洋領域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研究成果獲此殊榮。

隨后,會上揭曉了第一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獲獎名單,并舉行了第一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頒獎儀式。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管秉賢獨獲“突出成獎”殊榮。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宋林生、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陶春輝、廈門大學教授戴民漢分攬了“青年科技獎”獎項。

據介紹,“曾呈奎海洋科技獎”由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設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具體承辦,2008年經科技部國家獎勵辦公室批準,是我國首個以海洋科學家命名的科技獎項。該獎項面向全國海洋科技工作者以及對中國海洋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外籍專家,旨在繼承、開拓和發展我國卓越科學家曾呈奎先生在海洋科學領域開創的事業,弘揚曾呈奎先生偉大的科學精神,鼓勵廣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熱愛海洋科學事業,勇攀科學高峰。本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通過提名專家推薦,共有5名突出成就獎候選人、7名青年科技獎候選人。經過同行專家通信評議、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議批準,公示無異議等一系列評審環節,最終評選出第一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突出成就獎1名和青年科技獎3名。

據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 1950 年 8 月,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研究所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專利戰略試點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研究生重點培養基地,我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中唯一的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有 9 個博士點、 11 個碩士點和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F有職工近 600 人??萍既藛T 400 余人,其中高級研究與工程技術人員近 200 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導師 106 人。

建所 60年來,海洋研究所面向國家需求和國際海洋科學前沿,重點在藍色(海洋)農業優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與關鍵技術,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動力過程,海洋環流與淺海動力過程,以及大陸邊緣地質演化與資源環境效應等領域開展了許多開創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 800 余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國家一等獎 5 項,國家二等獎 8 項,全國科學大會獎 14 項,中國科學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獎、山東省最高科技獎、科技一等獎 99 項,國際獎 6 項,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創新性貢獻。

值此60華誕之際,海洋研究所全體人員表示,將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和科學精神,踏著前輩們的光輝足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新發展、勇攀海洋科學高峰!

海洋研究所成立60周年慶典大會現場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