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2011年第一次內部質量體系審核末次會議及2010年度管理評審會,最高管理者、所長張濤主持了會議,管理者代表、副所長馮埃生以及相關管理及支撐部門負責人、研究室主任、研究組組長、質量員50余人參加會議。
內審組組長肖馳首先代表內審組通報了此次內審的審核發現和審核結論,并對今后研究所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提出了建議。此次內審是大連化物所2010年10月《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頒布后對體系運行有效性的評價,也是該所為迎接1月24-27日新時代外部監督所進行的自我檢查。審核過程中共發現不符合項兩項,內審組建議在加強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完善質量管理信息兩方面改進我所質量管理工作。
馮埃生對內審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同時指出:質量信息是質量工作的基礎,需要各部門大力配合;各部門應明確本部門在質量體系中的職責,質量處應協助各部門把文件編好,并按文件加強監督檢查,促進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隨后,張濤主持召開了管理評審會。質量處處長肖馳就全所2010年質量工作做了總結報告,認證范圍內的各個研究室分別匯報了本室2010年度的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及全年質量工作的開展情況。
張濤對大連化物所質量管理體系2010年度運行情況作了總結,認為:2010年大連化物所認證范圍內各部門均能按照年初制定的質量目標和實施計劃開展工作,取得較好效果。針對上一年度管理評審輸出采取的措施有效;本年度質量體系內科研項目驗收合格率100%;試制生產類項目產品一次交驗合格率100%,經問卷調查統計顧客滿意率100%,超過質量目標“顧客滿意率90%”的目標;能夠按時間節點完成合同和研制計劃中的工作任務和指標;順利通過新時代監督審核及民品2008版標準換版審核;加強了質量體系改進,全年共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50項,達到質量目標要求。對2010年內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采取的糾正措施有效。
2010年10月起,根據GJB9001B-2009版標準換版要求,完成質量手冊及程序文件換版,并在體系運行三個月后開展了內審,從內審的結果看基本能夠滿足標準要求。從以上結果看,大連化物所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穩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適宜和有效的。
會上還就參會人員提出的重大項目技術成熟度、藥品的規范管理、管理工作與科研工作緊密結合、現有制度的執行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張濤要求各部門對會上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落實解決。
馮埃生在會上指出,質量管理水平是需要全所上下共同努力才能不斷提高,今年考慮將質量計劃與管理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相結合,做到年初有計劃,中間過程有檢查,年終有考核,逐步將質量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
張濤在總結時指出:研究室仍然存在重科研、輕管理的傾向,研究室應盡快建立完整的管理架構,可考慮增設常務副主任、主任助理等崗位,以保證各項管理工作的落實;室一級質量員存在對全室質量工作把握不到位的情況,要求加強質量員之間的信息溝通,相關質量工作及時通報;日常的一些重要的會議,如月度情況通報會、所骨干會等,都全面、深入的討論了管理改進的內容,實質上與管理評審會的目的是一致的,考慮如何將形式和內容統一起來,不需要為了滿足標準要求特地去開管理評審會。
最后,張濤指出,大連化物所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經運行10年,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要考慮深化體系,提高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他要求全體質量工作人員認真思考,在對質量管理體系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努力為研究所管理水平跨越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