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屆國際浮游動物大會在智利普孔召開。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李超倫研究員、張光濤研究員、孫曉霞研究員參加了會議。
孫松研究員應邀作了題為“The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of Calanus sinicus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ecosystem”的大會報告,系統介紹了近海浮游動物優勢種中華哲水蚤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進展與成果。
本次會議由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PICES)主辦,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承辦,來自全球的4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包括9個方面:1)氣候變化對次級生產和群落結構的影響,2)不同營養級間的相互作用,3)浮游動物生活史,4)浮游生態系統中小尺度的生物-化學-物理作用,5)上升流和近海生態系統中的浮游動物,6)極地和極端環境中的浮游動物,7)浮游動物生理學和生物能學,8)浮游動物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9)暫時性浮游動物在海洋生物學和生態學中的作用。此外,會議期間舉行了5個研討會,分別為:1)浮游動物模式研究,2)浮游動物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3)浮游動物時間序列比較,4)海洋酸化的影響,5)浮游生物圖像自動識別。
國際浮游動物大會是浮游動物研究領域規模最大的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通過廣泛的學術交流與研討,深入了解國際浮游生物領域研究動態,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國浮游生物生態學研究、加強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