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9日,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會議為期四天,主題為“蛋白質組學與轉化醫學”。本屆會議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和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IFP)主辦,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浙江大學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共同承辦,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及儀器耗材廠商等領域的近1000位業內人士參加了大會。會議其間召開了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理事會,選舉產生第三屆理事會成員。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再次當選為副理事長,鄒漢法研究員連任常務理事,張麗華研究員和葉明亮研究員新當選為理事。
本屆會議設有大會報告、分會(專題)報告和墻報,邀請了蛋白質組學及相關領域內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和教授作大會報告或專題報告,就蛋白質降解途徑、功能蛋白質組學、疾病蛋白質組學、翻譯后修飾、定量技術、蛋白質組學數據庫、蛋白質組學模型系統、蛋白質組學在轉化醫學中的作用、蛋白質芯片技術、化學蛋白質組學及藥物發現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演講和探討,共同交流蛋白質組學研究工作中的經驗與體會,探討蛋白質組領域的合作與發展。該會議及論壇代表了我國當前蛋白質組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對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大連化物所共有二十余名師生參加了這次大會。張麗華研究員做了題為“Novel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proteomic study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的大會報告;鄒漢法研究員擔任‘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分會主席并做了“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 for large-scale analysis of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的報告,引起了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大會還選出6個“青年學者優秀報告獎”(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Competition)和10個“優秀墻報”。大連化物所袁輝明博士和王方軍同學的題為“An integrated device with combination of protein denaturation, reduction, desalting and on-column digestion for high throughput pretreatment of proteins”和“Hippocampus Proteins Quantif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Transgenic Mouse Encoded with Double Mutant 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695”的口頭報告,獲得了“青年學者優秀報告獎”,秦洪強同學的墻報“On-bead dimethyl labeling for serum phosphopeptide quantification”被評選為“優秀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