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大連化物所領導與來賓合影

今年是第63屆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化學年”,為積極響應聯合國這一決議、普及化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宣傳化學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展示大連市以及研究所在化學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大連市科協決定聯合主辦“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主題系列活動。

5月13日上午8:30,大連市 “國際化學年”系列活動暨大連化物所科技活動周啟動大會在大連化物所舉行。遼寧省科協副主席、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包信和,大連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高大彬,共青團大連市委副書記張延松,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黨委書記包翠艷、所長助理金玉奇等出席啟動儀式,活動由所長助理楊學明主持。包信和、高大彬和張濤分別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包信和在講話中代表中國化學會和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對本次活動的舉辦表示衷心祝賀。他指出,人類現在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考驗。綠色能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是我們未來將要面臨的非常嚴峻的問題。未來的發展需要依靠太陽能,太陽光如何高效地按照我們的要求變成能源和資源,有賴于化學家來合成材料將光變成千家萬戶所需的電能,有賴于化學家制造的神奇催化劑用光將地球上大量存在的水分解成氫氣來驅動我們的汽車,還要靠化學家將大自然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生物質變成我們的食品、衣物和生活必需品,甚至變成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燃油。我們現在的環境還不夠舒適,生活也還不夠安全,而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人們對化學和化學物質缺乏認識和了解。這一切都表明,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化學、認識化學、掌握化學?!皣H化學年”就是希望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公眾對化學的欣賞和了解,提高公眾特別是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對化學未來發展的熱情。

高大彬在講話中指出,多年來,大連化物所與市科協通力配合,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積極推進了全市的科技創新、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大連市的科學發展新跨越做出了重大貢獻。大連化物所是大連科技界的杰出典范,是全市科技工作者的驕傲。這次大連市“國際化學年”系列活動暨大連化物所科技活動周的舉辦,正值全市科協年會舉辦期間,包含了一系列面向科技工作者和廣大市民的科普報告,必將為濃厚全市的創新文化氛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發揮重要作用。希望參與活動的各位院士專家發揮特長,服務地方;希望全市各級科協組織抓住這次機遇,與大連化物所積極溝通,把大連化物所的學術和人才資源用好用足;也希望社會各界對這次活動給予充分關注,并給予大力支持。

張濤對社會各界人士的光臨表示歡迎和感謝,并指出,化學作為人類認識自然、創造新物質、探索新應用的基礎學科,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正值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為紀念化學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聯合國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旨在提高公眾對于化學的認識、增加公眾對于化學的欣賞和了解,提高年輕人對于科學的興趣及化學未來發展的熱情,彰顯化學對于知識進步、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主要貢獻。張濤強調,未來,在應對人口增長、能源資源匱乏、環境污染三大挑戰時,化學仍將擔當重任。張濤在講話中還介紹了大連化物所的基本情況、科普工作成果以及本次活動的安排等。

隨后,包信和、高大彬、張延松、張濤、包翠艷和金玉奇共同為活動揭幕。

前來參觀的來賓步入化物所

沙國河院士為大家演示化學實驗

啟動大會后,沙國河院士在禮堂做了題為《奇妙的科學實驗——現場演示》的精彩的科普報告,報告深受歡迎,現場爆滿,很多聽眾慕名而來。兩場報告聽眾人數達400余名。參加報告會的中小學生們還親自上臺參與實驗操作,來揭秘神奇的化學現象。在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充分體會到了科學實驗的樂趣。

本次開放日大連化物所共有儀器分析化學研究室、精細化工研究室、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化工研究室、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研究部6個研究室共計21個展點對外開放,化物所及化物社區共派出參與接待引導、現場講解的工作人員近200人。

同學們參觀研究室

同學們參觀研究室

5月13日,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大連市格致新校、大連港教育培訓中心、遼師附中等多個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約700名參觀者前來參觀。此次活動是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大連化物所舉辦的第12次開放日活動,已累計接待參觀者近5.3萬人次。

本次大連市 “國際化學年”系列活動暨大連化物所科技活動周,除了5月13、14日的開放日活動以外,還包括陸續舉辦的所內、外科普講座等一系列活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