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二級研究員研討海洋科學發展戰略
9月20日,中科院海洋所2011年度學術月報告會拉開帷幕。所領導、院士、全體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張國范副所長主持會議。
孫松所長在講話中指出,當前正處在研究所未來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緊緊把握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實施好研究所“一三五”規劃,結合國家和中科院“十二五”規劃、“創新2020”科技戰略重點,抓住研究所發展的大好機遇。孫松所長指出,今年的學術月活動要求二級研究員結合本領域學術前沿動態,發展趨勢與發展重點,重點研討研究所戰略發展規劃,充分發揮二級研究員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咨詢職能,營造研究所良好的學術氛圍。
本次學術月活動將組織全所14位二級研究員將圍繞海洋科學前沿和發展戰略做學術報告,通過網上評選和學術委員會討論,最終評選出設最佳報告學術獎和最佳報告戰略規劃獎。

第一次學術報告會邀請了實驗海洋生物學實驗室的相建海研究員和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的周名江研究員作報告。

相建海研究員以“海洋生物技術催生藍色生物經濟”為題,從藍色生物經濟的發展、國內外海洋生物技術發展趨勢、打造知識創新性的藍色生物經濟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在當前形勢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存在問題、前景以及發展戰略。相建海研究員認為,以海洋生態系統和存在其中的生物資源(包括群體、個體、組織、細胞和基因)為基礎,利用先進可行技術和高新技術支撐和催生的生物經濟可視為藍色生物經濟。他指出,十多年以來,我國就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水產生產國,但生產結構簡單、生產方式粗放,資源和能源消耗大,環境負擔重,難以持續發展;發展生態養殖,夯實海洋農業,促進海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保證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大力發展海洋生物資源精煉技術,發展海洋生物質能源和生物產品高值化及綠色循環技術,做大做強海洋第二產業,是促進我國海洋生物資源跨越發展的關鍵。

周名江研究員作了題為“海洋科技的發展現狀與展望”的學術報告,圍繞海洋的已知與未知、世界海洋科技的發展現狀與展望、我國海洋科技的發展現狀與展望、中科院海洋科技的發展現狀與展望四個方面,運用翔實的數據和實例,詳細闡述了國內外海洋科技的發展歷史、現狀、重要成果和發展態勢,通過對比分析了我國海洋科技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并對中科院海洋科技發展戰略提出了思路與建議。周名江研究員認為,當前世界海洋科技發展前沿主要包括全球海洋觀測、海洋與資源、海洋與氣候、海洋與人類健康,中國科學院海洋科技發展戰略應圍繞國際海洋科學發展方向,為解決我國“食物安全、海洋生態安全、海洋安全與海洋權益保障、海洋能源與資源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創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