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典型弧后盆地熱液活動及其成礦機理”課題中期評估會議在青島召開。
科技部項目責任咨詢專家馬福臣研究員、趙振華研究員、丁悌平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任建國處長,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陳友淦主管,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李乃勝副廳長、王繼業處長,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地球科學處張鴻翔處長等出席會議。項目專家組組長秦蘊珊院士、首席科學家曾志剛研究員,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研究員,國內同行專家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許東禹和何起祥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李巍然和李三忠教授、南京大學顧連興教授,各課題組長及部分課題骨干8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李乃勝副廳長代表山東省科技廳致辭,陳友淦主管簡要介紹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中期評估要求。項目首席科學家曾志剛研究員介紹了項目基本情況和研究進展。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5個課題近兩年任務完成情況、取得的重要進展及后三年研究計劃的工作匯報,并對課題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進行了討論評議。專家組對項目組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前景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項目在典型弧后盆地熱液區及鄰區構造演化;巖漿源區特征、俯沖組分貢獻比例、地幔熔融程度;水體物理化學特征、熱液柱找礦指標;沉積物熱液活動記錄、熱液區及鄰區微生物群落;多金屬礦床元素富集、成礦物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一致同意各課題順利通過中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