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16日,中國科學院海岸帶環境過程與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召開。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學術顧問與榮譽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特邀專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駱永明研究員主持,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高玲瑜出席會議并致辭。
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經院士主持了室主任報告會。駱永明研究員作了2015年度實驗室工作報告,介紹了重點實驗室的定位、方向、人才、成果、交流、平臺和制度建設等基本情況,匯報了2015年度實驗室在“環境污染過程、監控及修復”、“生態系統演變過程與生態恢復”、“環境信息集成與可持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和亮點成果,提出了實驗室下一步的工作設想。隨后,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了院重點實驗室研究骨干的學術報告會,劉東艷研究員、劉芳華研究員、邢前國副研究員、韓廣軒副研究員和田崇國副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黃渤海硅、甲藻時空格局與鋒面結構關系”、“海岸帶微生物胞外電子傳遞機制”、“黃東海綠潮(滸苔)遙感”、“濱海濕地與全球變化—研究熱點與定位監測”、“渤海區域典型物質大氣沉降特征”的學術報告,并與專家們進行了交流討論。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潘德爐院士主持了實驗室建設與發展工作研討會。與會學術顧問、委員及專家一致肯定了實驗室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2015年取得的成績,并對實驗室的特色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培育、成果提煉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