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自動化所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劉洋主持
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遼寧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蓋成立講話
沈陽自動化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桑子剛致辭
《蔣新松傳》作者徐光榮作報告
活動現場
6月2日上午,由徐光榮所著《蔣新松轉》新書發布會在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行。全書近40萬字,以蔣新松人生歷程為經,以他在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中開拓創新業跡為緯,勾描了他為了祖國與科學進行了不休止的探索,逆境中氣不餒,風雨中敢擔承,拼博奉獻的可貴精神風貌和富于戰略眼光的將帥風范。作者以匯融濃情與哲思的語言,將傳主的人生再現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富于感染力。
該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之一。蔣新松是我國著名自動控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士,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原所長。作為我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研究的開拓者,領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工業機器人與水下機器人。他參加了國家“863計劃”制定并連任4屆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首席科學家,確立了自動化領域發展戰略并組織實施,領導并成功主持了潛深6000米無纜水下機器人研制;在他的領導下我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連續獲國際大獎,使我國自動化科研領域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本書作者徐光榮是原遼寧文學院副院長、獲中國當代十大傳記文學作家獎之一的著名作家,1983年即開始采訪寫作以蔣新松為主人公的文學作品,1990年岀版了首部《蔣新松傳》,1998年在全國學習蔣新松活動期間完成了《科技帥才蔣新松》,這一次,他接受邀請后,帶病采訪、寫作,完成了近40萬字的新傳。
新書發布會暨蔣新松事跡報告會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遼寧省作家協會主辦。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遼寧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蓋成立,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桑子剛,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金方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沈陽自動化所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劉洋主持。
蓋成立在講話中表示,蔣新松被譽為“中國機器人之父”,他為遼寧人民爭了光,也為共和國科技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蔣新松正是廣大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突出代表?!妒Y新松傳》詳實記錄了他的人生歷程,書寫了他在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中開拓創新的業績和貢獻,體現了一代代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寶貴品質,令我們深感欽佩,也受到深刻的激勵和啟迪。
桑子剛在致辭中說,在匆匆走過了66載春秋之后,蔣新松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在機器人技術、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研究領域所做的不懈探索,更為我們留下了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發展、為沈陽自動化所的騰飛壯大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學習蔣新松面向國家科技重大戰略需求而勇于開拓、執著追求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弘揚沈陽自動化所“獻身、求實、協作、創新”的精神,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無愧于國家、人民和時代的貢獻。
在隨后的蔣新松事跡報告會上,徐光榮講述了蔣新松的成長歷程與光輝業績。徐光榮通過一個個故事,為與會人員描繪了一個真實、平凡又偉大的蔣新松形象。他深情朗讀了蔣新松曾說過的兩句話:“祖國和科學——我心中的依戀和追求”“科學事業是一種永恒探索的事業,它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成功的歡樂,永遠是一剎那。無窮的探索、無窮的苦惱,正是他本身的魅力所在”。他說,這兩句話體現了蔣新松對祖國的熱愛與對科學的探索精神,正是蔣新松人格魅力所在。報告持續兩小時,結束后在場人員排隊請其為新書簽名。(綜合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