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第四軍醫大口腔醫院、北京朝陽醫院、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廣安門醫院等全國各大口腔醫院和口腔護理產業界的30多位知名醫生和學者蒞臨青島能源所,參觀“人體微生物組創新技術平臺”,研討微生物組研究對于口腔預防醫學與口腔臨床實踐的影響與意義。

   

   

   參觀期間,單細胞研究中心主任徐健研究員從單細胞分析儀器開發、菌群大規模培養組技術和微生物組大數據三個方面向到場專家介紹了單細胞中心的“人體微生物組創新技術平臺”,并展望了這些新技術在口腔臨床和預防醫學方面的應用前景。

   

 

   單細胞中心微流控團隊負責人馬波在現場展示介紹說,傳統的口腔疾病微生物診斷大多依賴于宏觀涂布培養,操作步驟復雜,耗時通常超過一天。該團隊發展了一種基于液滴單細胞包裹的微生物定量檢測技術,被稱為數字微生物涂布計數(Digital Spreading plate counting, dSPC)。利用這一技術可以在數萬個微液滴中實現微生物的高通量單細胞培養定量,或者結合納米微球團聚現象放大光學信號實現在非培養條件下微生物單細胞直接絕對定量,將微生物檢測的時間由通常的超過24小時縮減到數分鐘以內,實現了基于手機的光學成像的便攜式檢測,大幅度縮短口腔微生物檢測時間。未來能直接應用到口腔醫生的快速檢測診斷,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單細胞中心生物信息團隊負責人蘇曉泉展示了基于微生物組大數據挖掘的口腔疾病診斷與預測技術。他詳細介紹說,微生物群落的結構和功能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微生物組也被稱為每個人的“第二基因組”。通過對海量微生物組“大數據”的挖掘與學習,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微生物群落與相關疾病之間的關系,從而利用人體的“第二基因組”實現個體化的疾病診療。日前該團隊發布的國內外首個“微生物組搜索引擎——MSEMicrobiome Search Engine)”,能夠從微生物組大數據中通過對患者樣本的搜索匹配來判別特定疾病的狀態和風險。

    

   單細胞中心儀器工程部門負責人勾洪磊介紹了單細胞拉曼分選的原理和設施。單細胞拉曼光譜圖譜反映了細胞中所有物質分子的綜合信息,利用它可將口腔生態系統內不同類型或者不同功能的細菌分辨和分選出來,進而進行基因組擴增和測序,從而實現基于微生物組的口腔“精準診斷”和“精準護理”。

   青島能源所單細胞研究中心主持的中科院高通量細胞分析技術服務網絡STS網絡)目前服務著能源、環境、健康、食品、農業等廣泛的產業應用。這一匯聚全國各大口腔醫院和口腔護理界專家學者的現場技術展示得到了與會者高度評價,為該STS網絡下一步以人體共生菌群為切入點、服務于“精準診斷”和精準護理”等新興產業奠定了基礎。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