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對金海采油廠生產技術組的培訓工作
8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面向工業無線網絡協議WIA-PA的網絡設備研發與應用”三期工程,在遼河油田金海采油廠作業一區順利完成軟件平臺及硬件維護系統培訓,標志著以WIA-PA為核心技術的油井遠程監測與優化控制系統正式且全面的在油田投入使用。
油井遠程監測與優化控制系統是以WIA-PA為核心的數據采集及優化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WIA-PA無線設備采集了油井現場數據,包括油壓、套壓、溫度、電量以及示功圖,進而通過遠程RTU將數據傳輸至網橋,最后至作業一區服務器。上位機采用B/S的軟件架構,集成了用戶權限、現場數據、功圖數據、歷史數據、報警功能、功圖診斷、產液量計量、動液面分析、平衡度分析、泵效計算以及報表導入、導出、審核等功能,目前已申請國家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4項。其中,功圖診斷涵蓋了16種油井工作狀態,功圖診斷的正確率在96%以上。產液量計量算法實現了油井遠程軟計量功能,計算產液量平均誤差在6%以內。油井遠程監測與優化控制系統中數據的自動更新、自動生成、報表的上傳、下載、審核、覆蓋等功能全面實現了金海采油作業一區的無紙化辦公。
系統功圖診斷功能、泵效分析、產液量計量等功能在試運行階段累積發現桿柱斷脫、泵上下碰等嚴重故障30余次,躺井率由3.2%下降至2.3%。泵效從59.6%提升至62.1%,共計增加產油量12045噸。其中,功圖診斷、產液量計量、動液面、網絡狀態分析等核心優化方法的研發從根本上提高了油田的單井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了油田巡井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能夠及時的發現地下抽油泵的工作狀態及故障,降低了設備的檢修率,滿足了油田精細化的管理需求,極大的節約了油田的生產成本,保證生產持續、穩定、高效的運行。
目前,由沈陽自動化所自主研發的油井遠程監測與優化控制系統已經在吉林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多地展開應用,為WIA-PA無線技術的產業化、規?;鞒隽酥匾暙I。(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