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為了充分發揮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的紐帶作用,為全國疲勞科技工作者搭建研究成果展示平臺,增進疲勞分會理事之間和國內科技工作者之間的學術交流,推動我國疲勞斷裂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更好地服務于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827日至28日,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承辦、沈陽工業大學協辦的“第一期材料疲勞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沈陽成功召開。共有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中國北方發動機研究所、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等74家國內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此次會議的開幕式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金屬所副所長張哲峰研究員主持。

  作為疲勞研究的元老之一,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首任理事長王中光研究員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疲勞學會的成立和發展歷史,也指出了疲勞學科發展的難點和重要性,最后他呼吁各位學者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的號召,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這一大背景下抓住疲勞研究的重要機遇,努力做事,為國家工業發展多做貢獻。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理事、金屬所副所長譚若兵代表金屬所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疲勞研究專家來所里交流,并簡要介紹了金屬所疲勞研究的發展歷程。譚若兵副所長指出,疲勞一直是金屬所的重點學科方向之一,近十年來金屬所在新材料的疲勞研究、工程構件的疲勞斷裂與失效分析、腐蝕疲勞等方向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十三五”規劃中金屬所也把疲勞與使役性能作為五個重點培育方向之一。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研究員指出,疲勞研究不僅僅局限于材料的疲勞,更包括工程構件和裝備的疲勞,現已覆蓋多個行業;同時,由于疲勞破壞是工業三大失效方式之一,疲勞研究在工程失效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研究內容主要包含三類:一是對疲勞機理的研究,以期在疲勞學科上有所突破;二是對新材料抗疲勞性能的研究,目的是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三是安全性評價和壽命預測等,其出發點在于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材料的疲勞強度與壽命,會議邀請到18位國內主要疲勞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包括韓恩厚、王海斗、涂善東、袁荒、洪友士、陳旭、軒福貞、姚衛星、蔡力勛、鄭松林、張哲峰、葉篤毅、盧磊、張廣平、謝里陽、陳立佳、尚德廣、李小武,他們分別從疲勞強度、腐蝕疲勞、壽命預測,疲勞損傷機制、新材料的疲勞行為、多軸疲勞、高溫疲勞、疲勞研究新技術、構件服役安全性評價等疲勞研究的多個方面做了精彩的報告,針對本領域的關鍵問題以及疲勞學科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富有成效的交流,現場討論熱烈,學術氣氛活躍。

  參會代表普遍表示,此次研討會主題明確,報告學術水平高,并具有啟發性,參會代表能夠充分交流和探討。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加強了國內疲勞科技工作者之間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推動疲勞學科、疲勞研究和疲勞應用的發展以及對解決疲勞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將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部分與會人員合影

王中光研究員、譚若兵研究員、韓恩厚研究員致辭,張哲峰研究員主持會議

王海斗教授、涂善東教授、袁荒教授、洪友士研究員作報告

陳旭教授、軒福貞教授、姚衛星教授、蔡力勛教授作報告

鄭松林教授、葉篤毅教授、盧磊研究員、張廣平研究員作報告

謝里陽教授、陳立佳教授、尚德廣教授、李小武教授作報告

會議現場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