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1日,2016年第十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專交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本次展會設立中國科學院展區,來自中國科學院系統的26家科研院所160余個項目參展,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受中科院委托組織了全院專利技術及產品參展。
中國科學院展區
中國科學院展區
本屆專交會以“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為主題,重點突出“綠色創新,節能環保,文化民生、和諧發展”的展會理念。大連化物所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的形式全面展現了該所的科研成果,同時重點推薦了煤化工、石油化工、新型能源、生物質化工、節能減排、精細化工、環境保護、科學儀器、生物醫藥、生物技術等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性強、已成功進行產業化或具有良好產業化前景的專利成果用于展示與對接,在此基礎之上,現場展出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甲醇制取烯烴”第二代技術以及無人機/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等實物模型和產品,發放了專利匯編等材料,讓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中科院的科研成果和創新實力。
展會期間,大連化物所諸多專利項目受到國家、省市領導及企事業單位的廣泛關注。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大連市市委書記唐軍、大連市市長肖盛峰等領導對該所參展項目給予高度評價。遼寧電視臺、大連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后對該所技術進行采訪報道,數十項參展項目先后與有關單位達成初步協議或合作意向。
申長雨(右一)參加活動
9日上午,我所承辦專交會知識產權論壇之“知識產權經營與產業化”暨大連化物所系列知識產權講座第三十六講,特邀請上海碧科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鳴研究員做主題報告,從價值鏈輸入和輸出元素出發,系統介紹知識產權運營問題,剖析知識產權在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中的作用機理,探討創新驅動和需求驅動的融合與對接,分析創新技術開發、二次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中的研發定位與知識產權運營的關系,梳理技術開發和知識產權活動的若干進程與節點控制。
9號下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專利管理司、人事司領導一行,在遼寧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李長春和大連市科技局副局長姜斯進的陪同下對大連化物所進行調研,來賓參觀了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和快速分析與檢測研究組,并就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副所長馮埃生參加相關活動。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以及沈陽分院領導對本屆展會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不僅積極組織中科院院屬單位遴選優秀成果參加展會,還在展會期間參加知識產權論壇、講座、項目簽約等多場主題活動,積極推進中科院眾多優秀成果在大連地區的轉移轉化。
本屆專交會共有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9個省區市、15個副省級城市、26家中科院科研院所、35所大學報名參展,有1175家企事業單位及相關機構、5500余個項目進行展覽展示。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誕生于2002年,第一屆在沈陽舉辦,自2003年起在大連召開。該展會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第一主辦單位的唯一展會,現已成為我國目前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專利技術展示和交易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