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1020日至21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聯合舉辦的“西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過去、現在和未來”鰲山論壇在青島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 

 

會議現場

  會議由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員擔任主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JPLDave Halpern教授、Scripps海洋研究所Janet Sprintall教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Cai Wenju教授、日本海洋-地球科技研究所(JAMSTECToshio Yamagata教授、Kentaro Ando教授、德國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GEOMARMartin Visbeck教授、韓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所(KIOSTJae Hak Lee教授以及國內海洋與大氣相關機構的胡敦欣院士、安芷生院士、郭華東院士、符淙斌院士、穆穆院士、張人禾院士、李家彪院士等200多位海洋與氣候學家出席了會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王凡研究員主持會議開幕式,吳立新院士、Martin Visbeck教授、Dave Halpern教授、Toshio Yamagata教授、安芷生院士和Wenju Cai教授分別致開幕詞。隨后,國內外海洋與大氣領域的20余名權威專家以“西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為主題,圍繞海洋環流的結構與變異規律、中小尺度海洋動力過程以及暖池區海氣相互作用三個方向進行了精彩的報告,并和與會專家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

   

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作報告 

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JAMSTEC)Toshio Yamagata教授作報告 

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所(GEOMAR)Martin Visbeck教授作報告   

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Dave Halpern教授作報告

          

 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Janet Sprintall教授作報告 

與會人員聽取報告

  專家一致認為,西太平洋氣候系統是全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屬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水溫度最高的洋區,在ENSO循環、東亞季風、南海季風的爆發和副熱帶高壓系統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全球特別是東亞地區氣候系統和社會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同時,西太平洋還是我國的核心戰略海區,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家海洋權益維護、軍事活動安全、資源開發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等重大需求,因此開展西太平洋環流與氣候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國內外科學家及研究機構應該通過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繼續推動西太平洋環流與氣候相關研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胡敦欣院士

  今年恰逢胡敦欣院士從事海洋科學研究55周年,與會專家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一重要事件。胡院士是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培養的優秀科學家中的杰出代表,多年來一直從事海洋環流與氣候以及海洋通量研究,是我國大洋環流和海洋通量(JGOFS)研究的開拓者,在西太平洋潛流、東海中尺度渦、陸架上升流方面有諸多原創性發現。55年來,先后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6部;多次榮獲中科院、國家海洋局科技創新獎項;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先后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科學委員會等10余個國際學術組織任職。近年來,年近八旬的他依然活躍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2010年領導發起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試驗(NPOCE)”國際合作計劃,再次掀起了國際西太平洋研究的熱潮。2015年,領銜在《自然》雜志發表了“太平洋西邊界流及其氣候效應”的權威評述文章。  

    胡敦欣院士55年的科學生涯中,不僅在海洋學研究上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而且還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中青年科學家。在他的學生中,不乏973首席、863首席、國家杰出青年、萬人計劃等,這些人才已經成長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并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西太平洋研究團隊,為我國未來的海洋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