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與會專家合影

  5月5日上午,我國首次機器人倫理標準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清華大學承辦,沈陽自動化所紀委書記梁波代表研究所參會。與會專家就未來機器人的設計準則,特別是智能和情感方面的規則開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對未來機器人倫理標準的發展路線圖達成一致。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十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與會人員涵蓋了哲學、社會科學、心理學、計算機學和機器人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會上,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研究室副主任、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秘書長劉連慶致辭并介紹會議議題。與會專家肯定了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強調了在機器人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機器人倫理標準的制定意義重大。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秘書處牟昱作了題為《關于機器人倫理標準的迫切性思考》的報告,重點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智能自主系統和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并就機器人可能引發的倫理風險進行了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哲學研究室主任、國際哲學院院士邱宗仁作了題為《機器人倫理標準若干問題》的報告,闡述了對于倫理學的理解、機器人的定義以及機器人倫理標準應考慮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段偉文研究員作了題為《智能機器人與泛主體社會的來臨》的報告,從哲學角度分析了智能主體的倫理地位與道德能力,詳細對比了人和機器人在道德層面的異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焦國成表達了對于機器人倫理標準的觀點,強調了機器人倫理標準的重要性,認為機器人的發展關系人類的存亡。東北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所長、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教授王健作了題為《機器人倫理的重要性》的報告,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機器人倫理原則的可能結構。 

  經過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機器人倫理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將直接關系人類的命運,現代技術的進步讓人類社會置于風險之中。對于機器人倫理問題,要做好智能技術的控制,先控制后制造,在機器人的設計和生產中人類應有所保留。與會專家擬定了機器人倫理標準路線圖——機器人倫理標準的制定應按照“引起關注”、“形成意識”、“形式規范”、“實質規制”、“審視步驟”幾個層次來建立成熟的機器人倫理標準體系。此外,與會專家認為應當建立合理的機器人倫理標準框架來確定機器人倫理標準的有效范圍,標準框架的形成將會提升標準制定的效率。專家們還指出,現階段的機器人倫理標準要密切地與產業結合,要辨識出機器人在倫理層面急需解決的問題和急需倫理標準來規范的機器人行為,前期倫理標準的制定應從這些角度出發,降低已經潛在的機器人倫理風險。 

  本次會議開創了我國機器人倫理標準研究的先河,突出了機器人倫理問題的重要意義。會議采取了學科交叉的研究方式,人文和科學的碰撞讓機器人倫理的研討全面到位,人文專家與工程專家的協作運用到本身即是學科交叉概念的機器人倫理問題上,大大提升了研究效率。機器人倫理標準的研究對于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強的規范作用,機器人倫理標準將成為大部分機器人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機器人的倫理道德規范將為機器人產業指引正確的方向,減輕機器人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讓機器人產品有益地服務于人類。 

  此外,目前國內外機器人倫理標準基本上還處于空白階段,一旦成型的機器人倫理標準被制定,既能降低國內機器人引發的倫理道德風險,又能以機器人倫理標準為突破口,提升中國標準在國際標準領域中的地位,將會是中國機器人標準的重要一步。機器人倫理標準的研究對機器人產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從道德層面規范了機器人產品,降低了機器人產品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機器人產品的質量,確保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機器人倫理標準是技術從道德角度的規范,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技術在道德層面的思考意義重大,倫理道德標準的存在保證了技術服務于社會的同時,不被錯誤利用,從而能更好的提高人類福祉。(科技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