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雷致辭
劉浩作報告
李棟作報告
觀眾們踴躍互動
機器人展區
機器人展區
機器人展區
展板區
面向小朋友的機器人科普報告
新松“松果”服務機器人展示
科技成果展館
智能無人機系統飛行表演
小朋友們現場體驗
科研人員接受媒體記者采訪
新款地震救援機器人亮相
志愿者合影
5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辦了2017年度公眾科學日活動?;顒釉O置了科普講座、“海陸空”機器人展、無人機飛行表演、知識問答等環節,吸引了千余名社會公眾前來參與。
副所長孫雷出席活動啟動儀式并致辭。他簡要回顧了沈陽自動化所發展歷史,重點介紹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兩個關鍵詞,讓觀眾們帶著問題開始一天的“科技之旅”。他鼓勵同學們走近科學、了解科學,希望此次活動能夠在同學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留下創新的理念,并歡迎大家將來到沈陽自動化所求學、就業。
活動期間,沈陽自動化所副研究員劉浩、李棟分別帶來了題為《走進醫療機器人——人類健康的守護者》和《Made in China的智能制造》的科普報告。報告廳座無虛席,在認真聆聽報告之后,現場觀眾與兩位科研人員進行了互動問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沈陽自動化所還在影音教室準備了專門面向低年齡段觀眾的機器人科普報告,全天循環講解。
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光電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三個學科方向代表性成果均在活動中與社會公眾見面。在R樓一樓“機器人展區”,“潛龍一號”AUV、“潛龍二號”AUV、“海斗”號自主水下機器人、“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龍珠”號ROV和“探索100”小型自主水下機器人的實物或模型亮相;光電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和微納米機器人等成果通過展板向觀眾進行了展示。在A樓,開放了研究所科技成果展館,并“邀請”到了新松公司“松果”服務機器人與觀眾進行互動。
活動期間,智能無人機系統飛行表演每天定時“登場”。該系統將基于視覺的智能手勢識別技術同無人機飛行平臺相結合,使無人機可以根據人的意圖來完成不同的飛行任務,從而實現了飛行平臺上的人機協同作業功能。此外,最新研制的兩款地震救援機器人——地震應急搜索可變形機器人和廢墟環境自適應生命探測機器人也在活動中首次亮相。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是中科院一項重要的科學傳播活動,是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公眾科學日為期2天,在中科院分布全國的近百個科研機構同時舉辦。本屆公眾科學日以“探索塑造未來”為主題。
沈陽自動化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綜合辦公室對活動進行了周密策劃,并會同條件處和物業公司對活動的安保和衛生等工作制定預案。所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了48名學生志愿者為活動提供展品講解、操作演示、引領疏導、宣傳冊發放等服務。志愿者們分工明確、認真負責、耐心周到,體現了沈陽自動化所研究生們的良好風貌,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科學日活動期間,向社會集中展出了一批沈陽自動化所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將研究所的大門向社會公眾開放,增進了公眾對沈陽自動化所的了解,提供了與國家科技創新成果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起到了科學普及的作用,激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綜合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