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ai Datcu教授作報告
活動現場
5月24日,應中國科學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祁峰、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會員汪業龍的邀請,德國宇航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er,DLR)教授Mihai Datcu來到沈陽自動化所交流訪問,并參加了“空間遙感與計算大數據”主題學術沙龍活動,作了題為Big Data from Space: from Computational Sensors to Data Science的報告。沈陽自動化所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沙龍活動。
此次學術活動圍繞空間遙感與深度學習的發展熱點展開,探討了深度學習技術對空間大數據遙感探測的革命性改進,以及未來深度學習計算平臺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潛力。以神經網絡為核心架構的深度學習技術正在成為新一代大數據計算應用的潮流,加速改變著空間遙感探測領域?;顒又?,中外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討論熱烈,對于后續開展學術交叉創新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德國宇航中心是全球空間遙感與深空探測的領先研究單位,與歐洲航天局(ESA)存在十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Mihai Datcu教授是DLR遙感技術研究所(IMF)的高級科學家和圖像分析研究團隊的主任,巴黎電訊、巴黎理工大學、巴黎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特聘教授。他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并建立了歐洲宇航局圖像信息挖掘項目的研究框架,并深度參與了ESA與NASA的信息提取項目的研究。Mihai教授于2013年獲得信號處理、空間計算和空間遙感的IEEE Fellow榮譽。目前,Mihai教授和其團隊主要研究為DLR的TerraSAR-X和ESA的Sentinal-1 and 2等項目提供穩定高效的IIM處理器。(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沈自所青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