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晴,最高氣溫32 ,海況II級。
經過三天的航渡,“科學”號于午時13點30分到達預定海域,水下滑翔機嘗試首次布放。
甲板溫度高達77
晴空萬里的海面上,太陽肆無忌憚的揮灑著它的熱量,雖然溫度計顯示不過32 ,甲板溫度卻已高達77 。安全帽、安全鞋、工作服穿戴整齊,不到兩分鐘就已汗流浹背。
“海翼”整裝待發
航次首次作業,為保障作業安全,船長劉合義、工程技術部主任孫宇峰現場指揮協調,作業人員精心操作,至15時10分,利用“科學”號尾A架及同軸絞車系統,兩臺“海翼”水下滑翔機順利完成布放任務。在隨后的監測過程中,發現軟件問題導致搭載CTD自動關閉,為保障設備安全及整個航次任務順利完成,由隨同保障船舶對設備進行了回收,技術人員緊急排查并解決了問題,準備于明天繼續開展水下滑翔機作業。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水下滑翔機航次負責人黃琰表示,“海翼”系列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下滑翔機,續航時間長,能夠持續一個月以上對海洋水體參數進行觀測并實現遠程監控。依托“科學”號平臺,本航次將實現水下滑翔機從工程樣機向產品化應用邁進。
“海翼”入水
15時25分,“科學”號科考船繼續開航前往混合潛標布放站點,到站后將利用船載全海深多波束進行地形掃描,確定潛標具體布放坐標,并利用船載CTD搭載潛標釋放器進行測試,預計凌晨一點將開展首套混合潛標的布放工作。
今晚,將是一個忙碌的夜晚……
文/圖 工程技術部 姜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