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晴,最高氣溫35 ,和風輕浪,海況II級。
上午10點多,“科學”號的各條走廊里看不到一個人走動,除了值班人員,大家都守在了房間里的電視機前?!敖裉焐衔?,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將從廈門港口出發,進行中科院海洋專項南海綜合調查科考……”10點19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主持人何巖柯成功連線“科學”號,我們的“科學”號又一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直播中!
海洋專項首席科學家孫松接受中央電視臺直播采訪
在近10分鐘的直播時間里,央視記者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本次科考任務中的“探索”號AUV,“發現”號ROV、深海生態過程長期定點觀測系統(3000米著陸器)、拉曼光譜原位定量探測系統等先進的探測設備,介紹了本次科考任務及亮點,并采訪了中科院海洋專項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在隨后的新聞節目中也對“科學”號本次任務進行了報道。直播結束后,山東電視臺等記者還對“探索”號AUV總體技術負責人、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宏宇,“發現”號ROV負責人、中科院海洋所工程技術部工程師吳岳等人員進行了采訪。
沈陽自動化所趙宏宇副研究員向記者介紹“探索”號AUV
記者采訪“發現”號ROV負責人吳岳工程師
在“科學”號上看“科學”號的直播,每位船隊員都異常興奮。大家的朋友圈迅速被“科學”號展開大規模深海裝備綜合探測的新聞刷屏,很多人紛紛留言為“科學”號點贊,為祖國海洋科考事業取得的巨大進步點贊。本次科考任務吸引了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新華社、北京科技館、騰訊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單位隨船進行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號,了解海洋科考工作,了解中國的海洋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艱辛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作為一名能夠在“科學”號上工作的科考船隊員,我們內心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11點,汽笛一聲長鳴,“科學”號離開了廈門現代碼頭,又一次踏上了海洋科學考察的征程。
召開航次工作協調會
晚上7點,本航段首次工作協調會在四樓會議室召開。會議由航段技術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李碩研究員主持,中科院重大科技局王越超局長,海洋專項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航次綜合協調人、中科院海洋所船舶保障部李雷溪主任,調查隊長王昊,船長劉合義,船載實驗室主任孫宇峰及各設備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李碩研究員對本次科考任務進行了總體部署,與會人員討論交流了具體作業情況,王越超局長、孫松研究員分別對確保船舶和人員作業安全、保障任務順利完成進行了強調,提出了相關建議。
預計今晚11點多將抵達預定海域,進行首站CTD作業。讓我們再次開始吧,“科學”號!
文/圖 工程技術部 姜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