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6日,“全球土地利用演變模擬及應用”研討會“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人-地’耦合的高精度全球土地利用演變模擬及應用”第三課題啟動會在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召開。項目首席專家黎夏教授(中山大學),課題負責人:俞樂副教授(清華大學),楊健研究員(沈陽生態所),劉小平教授(中山大學);第三課題骨干成員:賀紅士教授(東北師范大學),梁宇副研究員(沈陽生態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和研究生共計40余人參會。
8月3日的研討會上,項目首席專家黎夏教授針對重點研發項目申請初衷作題為《高精度的全球未來100年土地利用模擬產品》的學術報告,系統介紹了當前全球土地利用變化模擬領域的發展歷史和最新動態,重點介紹了其團隊利用地理元胞自動機在大尺度土地利用變化模擬中取得成果、經驗和產品;清華大學俞樂副教授作題為《長時間序列連續土地覆蓋制圖》的學術報告,介紹了清華大學團隊基于“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與近30年Landsat遙感時間序列數據生產的連續、長時間序列全球30米土地覆蓋產品;同時,以東北三省為例,重點介紹了全球土地覆蓋制圖中面臨的挑戰與清華大學團隊為此做出的貢獻;中山大學劉小平教授作題為《耦合人類活動與自然效應的未來土地利用變化情景模擬模型》的學術報告,詳細介紹了耦合系統動力學與神經網絡-元胞自動機的FLUS模型原理、情景分析與模型軟件、產品。
楊健研究員介紹了第三課題的總體情況,結合干擾生態學學科組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對課題三的實施方案、任務分工、成果產出等方面進行了規劃,并與參會專家進行了研討;賀紅士教授、梁宇副研究員結合課題實施方案,介紹了LANDIS PRO模型的原理和模型優勢,針對課題研究內容重點介紹了LANDIS PRO模型的發展方向,并與參會專家針對LANDIS PRO模型與FLUS模型耦合、協同模擬等關鍵研究技術進行了深入研討。
8月4日至6日,與會專家赴沈陽生態所長白山站、長白山西坡、北坡開展了實地考察,針對氣候變化下高山林線動態、苔原群落增溫實驗、干擾后森林演替動態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為改善森林景觀模型模擬精度提出了寶貴建議。此次研討會加深了項目組內部的合作與交流,增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融合與技術共享,為項目、課題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研討會現場
長白山西坡林線、苔原群落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