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以封面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納米操作機器人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研究方面的綜述論文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Characterizing Cell Mechanic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2017, vol. 16, no. 6, pp. 523-540)。該論文基于課題組在納米操作機器人技術單細胞單分子物理特性探測方面的研究成果,綜述了納米操作機器人應用于單細胞機械特性檢測的原理方法、研究現狀、分子機制及應用于臨床實際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面向生物醫學應用的微納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Robotics and automation, R&A)是信息科學領域富有挑戰性的國際前沿課題,為自動化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日益成為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細胞分子生理特性的改變與生命機體的健康狀態及疾病發生發展情況有著密切關聯,細胞特性研究與基礎醫學、臨床治療、新藥研發等均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探索微小尺度下面向單細胞單分子生理特性探測的R&A技術為自動化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廣闊天地,對于疾病診治、新藥研發、創新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有著重要基礎意義。 

  微小尺度下面向單細胞單分子生理特性檢測的R&A技術與傳統宏觀尺度工業制造領域R&A技術有著顯著不同。傳統工業制造自動化生產線提供的結構化環境便于機器人進行快速重復性工作;而細胞分子結構的高度異質性及生理活動的動態性構成了一個復雜的非結構化環境,給微納尺度機器人精準探測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針對該問題,沈陽自動化所微納課題組在微納機器人技術與生物醫學交叉融合方面開展了長期系統性的理論及應用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先后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Smal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Lab on a Chip等國際知名期刊,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關注。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出版的納米生物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此次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基于沈陽自動化所研究成果的綜述性論文,是對研究所在工程技術、納米科技、生物科學交叉融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的重要肯定。同時,該論文是沈陽自動化所微納米課題組第11篇以封面發表的論文,表明沈陽自動化所在面向生物醫學應用的微納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領域的研究不斷系統化和深入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穩步提升,為未來取得更好的成果奠定了基礎。 

  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機器人學研究室)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