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化工新聞(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C&EN)在10月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Made in China’now extends to process technology”的文章,報道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丁云杰研究員團隊的實驗室技術經中試到工業化研發狀況。
過去二十年,中國化學品生產主要依賴于國外技術。近年來,“中國制造”在實驗室技術工程化方面迅速發展,其中催化新技術工程化等領域也彰顯出這種趨勢?;谖覈唾Y源相對不足,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特點,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加工成化學品,是適合中國特殊能源結構發展的一個方向。
丁云杰研究員團隊采用煤炭作為初始原料,利用自主研發的技術,成功投產了多套工業化裝置。其團隊研發了醋酸加氫、甲醇多相羰基化、合成氣制乙醇等多種煤制乙醇技術。隨著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已成為改善汽車燃料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乙醇產品的市場廣闊、需求量巨大。丁云杰團隊所研發的“醋酸加氫制乙醇”技術是將高效的醋酸加氫技術與大連化物所楊維慎研究員團隊的低能耗分子篩膜脫水技術有機集成的工業化技術。該技術在催化劑反應性能和整個過程能耗方面明顯優于美國塞拉尼斯公司(Celanese)的技術。3萬噸/年醋酸加氫制乙醇工業示范裝置,已于2016年在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順利開車運行。
C&EN是美國化學會發行的一份周刊。該刊關注于化學世界的最新事件,報道與化學相關的科研、工業、教育等各方面的動態。具有90多年創辦史的C&EN被世界化學界公認為“領全球化學科技期刊之先,以報道全球化學研究最新信息及成果為己任”的化學期刊。
附: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