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能源所微生物代謝工程團隊(http://mme.qibebt.ac.cn/)國際合作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由呂雪峰研究員與德國弗萊堡大學Wolfgang Hess教授聯合申請的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德國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獲得資助。雙方將在絲狀藍細菌新型CRISPR-Cas系統的功能表征及其與異形胞分化的關系方向開展聯合研究。
近三年,微生物代謝工程團隊先后與德國羅斯托克大學、弗萊堡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國巴斯德所藍細菌保藏中心、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學者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分別在“藍細菌鹽脅迫適應調控機制”、“藍細菌脂肪烴代謝及調控機理”等方向展開聯合研究,申請并獲得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項,取得一系列成果,在Front Microbiol、Appl Envrion Microbiol等國際學術期刊共同發表研究論文4篇(Savakis et al., 2016, Front Microbiol; Song et al., 2017, Front Microbiol; Zhu et al., 2017, Genome Announc; Qiao et al., 2018, Appl Envrion Microbiol)。一直以來,團隊高度重視國際合作工作,鼓勵職工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采取聯合培養學生和青年科研人才等不同形式,積極開展多元化、多層次的對外交流合作工作。目前該團隊培養的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后前往合作機構繼續開展研究工作;科研人員交流互訪、互派工作20余人,團隊的國際合作逐步實現由點到面、從單一方向拓展到多個方向,與國際合作伙伴形成優勢互補,有效增強了雙方青年人才培養和科研能力建設,也成功提升了研究所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文/羅泉 楊緒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