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合影

  3月2日清晨5時許,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作為技術總體單位研制的“潛龍二號”AUV(自主水下機器人)順利完成了第46潛次作業任務安全返回母船,這標志著中國大洋49航次第二航段“潛龍二號”AUV工作圓滿收官。 

  “潛龍二號”在本航段玉皇、白堤等作業區塊進行了5個潛次的下潛作業,水下作業時間總計141小時,使命總航程325公里,獲取了大量的近海底精細三維地形、區域水體異常及近底地磁等分布特征數據。 

  本航段中,“潛龍二號”的第45潛次是其迄今為止在西南印度洋下潛深度最大的一次,最大潛深3369米,在作業的30小時中水深均超過2000米。在本航段中,“潛龍二號”探測到多處熱液異常,與科學家掌握的歷史數據吻合,充分驗證了“潛龍二號”的熱液異常探測能力。 

  本航段“潛龍二號”啟用了升級項目的兩項新功能:無母船值守作業和多探測傳感器模塊化搭載作業。團隊在海面上布放了水面無人監控平臺,該平臺具有自主航行和遙控航行的能力,在設定的區域內漂泊作業,遠離設定區域可自動回航到原設定區域位置,實現了對“潛龍二號”水下行動的實時監控。通過水面無人監控平臺作為輔助,在母船和潛水器間起到了信息承接作用,實現了無船狀態下的水下監控,在“潛龍二號”海試和航次應用水下作業期間可“解放”母船執行其他任務。 

  “潛龍二號”采用新設計的傳感器搭載平臺,同時搭載了4個外部傳感器,是模塊化搭載傳感器最多的一次。該功能是“潛龍二號”升級的另一個“新本領”——探測傳感器模塊化搭載。該功能通過靈活的增加傳感器,實現相關傳感器與AUV一同下潛,從而獲得更豐富的調查數據,可進一步滿足科學家在海上調查作業時的需求。 

  “潛龍二號”兩項升級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中“4500 米自主潛水器(潛龍二號)技術升級及科學應用”項目的內容,通過初步測試,達到了預期目的。該項目由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牽頭,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作為技術總體責任單位承擔潛水器技術升級,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承擔科學研究及探測設備升級維護,國家深?;毓芾碇行某袚鷳帽U?。 

  本航段“潛龍二號”AUV團隊繼續深入業務化應用,積累了更豐富的現場工程經驗,實現了業務化運行的常態化。未來,“潛龍二號”團隊將迎接第三航段的挑戰,為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區域放棄提供關鍵數據支撐。(水下機器人研究室)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