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河口淺水型科學考察船“創新二”圓滿完成2018年度“長江口科學考察實驗研究”首航任務,順利靠泊中科院海洋所青島西海岸新區科考船專用碼頭。海洋所副所長李超倫,所長助理于仁成、刁新源,科考船運管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到碼頭迎接。
3月2日,“創新二”輪首航,與“科學三號”輪聯合進行科考作業,針對動力環境復雜、生態系統脆弱的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圍繞“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的物質輸運及其生態與環境效應”課題進行科學考察。航次共分兩個航段,3月2日至18日為第一航段,作業海區大部分在長江航段,共完成3個斷面26個CTD和箱式采泥站位;3月19日靠泊沈家門海監支隊碼頭,經過短暫的休整、補給、更換部分考察隊員后,于3月21日再次起航開始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務,第二航段共完成20個CTD和箱式采泥站位。航次獲得的基礎數據,為闡明人類活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長江口及其臨近海域的長期變化過程和機理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創新二”輪于2017年11月30日正式交付使用,是一艘適用于長江口附近河口淺水區和近海區的小型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本航次“創新二”充分發揮了河口淺水型科考船動力靈活、能力兼具的特色,它的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初步建成了以“科學”號、“科學三號”、“創新二”號、“海鷗”號等多種船型組成的綜合性海洋科學考察船隊,具備了從河口、近海到深海大洋全覆蓋的科考能力,能夠為海上科考提供更加專業及個性化的服務。
圖/文 大科學裝置辦公室、船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