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做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文化講壇第150講,在生物樓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道路,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報告,此次報告會同時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全體在連所領導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副所長蔡睿主持。
在報告中,岳福斌首先闡述了科學的發展與“錢學森”夢。他指出,在人類歷史上,勞動實踐促進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等三大學科的形成。隨后,岳福斌分別從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和“中興事件”的實例,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接著,岳福斌為大家講述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需要滿足的條件,并針對這些條件進行了客觀分析,闡述了哪些條件已基本成熟,哪些條件尚需進一步完善。最后,岳福斌結合大連化物所的實際,闡述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策略。他指出,大連化物所的科技成果轉化需注意加強社會科學的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突出問題導向、大膽創新、強化風險防范等方面。這些都為大連化物所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
報告結束后,所長劉中民代表大連化物所向岳福斌頒發了“大連化物所文化講壇貢獻獎”獎牌,現場聽眾就感興趣的問題與岳福斌進行了交流。
當天上午,岳福斌還與大連化物所職能部門及持股公司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蔡睿參加了交流活動,并向來賓簡要介紹了大連化物所的概況。岳福斌表示,大連化物所在能源、化工等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優勢,以及很好的產業化發展潛力,希望在體制和機制上進行創新,進一步消除信息不對稱,實現技術促進產業升級并開拓新興戰略產業。會上,大連化物所持股企業負責人向岳福斌介紹了持股公司與基金設立情況,燃料乙醇與甲醇制烯烴等潔凈能源技術的優勢及市場需求,并與岳福斌在共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方面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