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研究所科研學風道德建設,提升研究生導師能力,進一步塑造研究所風清氣正的創新文化氛圍, 5月23日研究所組織“清源聚能”文化論壇第三講暨2018年度導師培訓第四講,大連化物所咨詢委員會委員韓秀文研究員應邀做了主題為“學風建設和規范實驗記錄”的報告。所領導、研究組組長、副研究員以上科研骨干、博士后、管理支撐部門職工和學生一百多人到場聆聽了報告會。會議由黨委副書記馮埃生主持。

為了做好此次報告,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秀文和王方軍提前做了精心準備,并選擇了我所已經發表的兩篇論文,進行了詳細的原始數據核查工作。所部分學風道德委員會委員和人事教育處、科技處和辦公室的相關工作人員與微生物代謝研究組、仿生與固態能源系統研究組的科研人員一起參加了數據核查工作。通過案例方式的現場核查,指導學風道德委員會委員和職能部門開展科研數據核查,就研究所的科研數據記錄、保存,科研論文發表前的審查等工作進行了詳細的指導,針對實驗數據記錄、保存、論文發表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改進建議。
報告會上,韓秀文結合多年研究生培養、發表論文和原始數據核查經驗,針對在研究所數據核查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從科研學風誠信和學風道德建設制度講解,國家和科學院對學風道德建設的要求,國內外科學造假案例剖析,大連化物所科研學風道德建設的做法與經驗,研究所加強學風道德建設的建議等方面做了全面、生動的專題講解,重點強調了原始數據要堅持“真實性、重復性和可追溯性”的原則,現場解答了導師和研究生在實驗記錄整理、實驗數據保存等方面疑問,對推進研究所學風道德建設和提升研究生導師工作能力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她指出科研誠信是科學家的生命線,號召廣大導師與學生“用心血寫文章,用生命做學問”,做一個誠實守信正直的科學家。

馮埃生為韓秀文頒發了文化論壇榮譽獎牌,希望各位導師和研究生要高度重視科研學風道德建設工作,把科研誠信作為科研生涯的最基本要求,并要求各職能部門和科研人員共同努力,加強協作,進一步完善我所學風道德建設制度,規范學風道德建設各項工作,高標準高要求,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科學研究氛圍。(文/陳蕓燕 張瑞東 圖/孔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