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下簡稱“基金委”)委務會上,由基金委資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制的“基于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以下簡稱“大連相干光源”)項目通過了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實施方案規定的研制任務,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此前,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大連相干光源”驗收會議于6月15日在大連化物所長興島園區舉行。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南京大學、湖南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單位的19位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和3位中科院監理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鑒定驗收,中科院柴之芳院士擔任驗收專家組組長?;鹞敝魅螐埾?、化學科學部副主任楊俊林,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局長鄭曉年,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趙振堂、黨委書記趙明華,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黨委書記王華、副所長蔡睿等出席會議,會議由楊俊林主持。
驗收會上,驗收專家組對項目進行了實地現場考察,并聽取了項目負責人楊學明院士做的驗收工作匯報,儀器驗收小組、檔案驗收小組和財務驗收小組也分別做了驗收報告,監理專家做了項目監理報告。經過嚴格的驗收鑒定,專家組認為,項目組研制了一套基于高增益諧波產生模式的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裝置,將先進相干光源和高靈敏度探測方法緊密結合起來,開發出獨到的探測實驗技術,應用于與能源相關的重要基礎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整機設備與測試設備全部就位,儀器運轉正常,性能穩定。該光源為國內第一臺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世界唯一工作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組提交的驗收資料齊全,項目管理規范,經費使用合理,符合驗收要求。
由大連化物所牽頭研制的“大連相干光源”項目通過驗收
“大連相干光源”是我國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激光科學研究用戶裝置,是當今世界上唯一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該項目于2012年初正式啟動,2014年10月在長興島開工建設,在兩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體光源裝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調試成功,于2017年1月成功發出了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脈沖,創造了我國同類大型科學裝置建設的新記錄。裝置建成后,引發了國內外科技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部分用戶依托該裝置開始開展相關科學實驗研究,還有多個國內外知名團隊表示希望依托該裝置建設實驗站。該裝置在化學、能源、物理、生物、環境等一系列重要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正在成為世界上高水平的、獨特的基礎科學實驗研究平臺,推動我國乃至全世界相關科技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