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11月14-1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何巖一行到會同國家森林生態系統實驗站調研(以下簡稱會同站)。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朱教君、副所長方運霆,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資源環境處處長翟金良,北京分院、沈陽生態所及會同站相關同志參加調研活動。

  何巖首先了解了會同站建站歷程、研究成果、以及未來發展目標等情況。他指出,會同站立足于湘西南山區,在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對我國人工林生態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國家戰略需求的調整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在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服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同時,會同站從自身發展角度,注重院地結合,服務地方和社會經濟發展,成功申報了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探索出適合野外臺站發展的新思路。 

  針對下一階段工作,他強調,一是臺站研究工作要立足于湘西南地域特色,進一步明確定位,發揮學科優勢,監測、研究和示范、應用兩手抓,為區域林業轉型、發展和資源利用等提供技術支撐;二是針對臺站的現狀和區域特點,注重穩定現有人才,加強青年科技和創新人才培養,從水平、結構以及制度環境入手筑牢創新根基,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高水平創新團隊來站工作;三是著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建設運營好新的園區,加快發展步伐,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報臺站所在地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 

  翟金良指出,會同站經過近60年的發展歷程,擁有雄厚的科研積淀,建議對目前人工林研究領域的重大成果進行認真總結、充分凝練,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會同站應緊密結合研究所一三五規劃和特色所建設找準定位,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特別是將人工林生產與當地經濟建設需求緊密結合,把臺站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形成發展共同體。 

  朱教君表示,會同站要立足于國家長遠戰略需求,特別是針對我國林業發展由單純木材生產向發揮整體生態服務功能的轉變過程中涌現出的重大科學問題,集中學科優勢,認真開展科學研究;同時,要加強臺站隊伍自身建設,重視培養青年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將會同站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樹立起來的“候鳥精神”傳承發揚下去,為我國森林生態科研事業發展做出國家站應有的貢獻。 

  調研期間,何巖現場考察了會同站杉木人工林綜合觀測場,常綠闊葉林綜合觀測場,地下生態系統過程試驗平臺,杉木人工林采伐跡地輪栽長期試驗、撂荒地次生常綠闊葉林恢復長期試驗、酸沉降影響試驗等監測、試驗樣地等。他還實地查看了會同站中華蜂養殖示范區、羅漢果示范基地及生產車間,以及在建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服務功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圖文/科技處、會同站)

調研會同站地下生態系統過程試驗平臺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