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恩厚介紹了沈陽分院在山東院地合作的基本情況,并通過山東綜合轉化中心建立與各地市溝通的網絡,推進中科院與山東省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多渠道的合作。
劉中民應邀作了《中國能源革命的挑戰與機遇》專題報告,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會上,馬越紅和李莎分別代表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與山東省化專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山東榮信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漢雙與延長中科(大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曉光分別代表雙方簽署“40萬噸/年甲醇轉化制乙醇項目專利技術許可合同”。甲醇轉化制乙醇(DMTE)技術是大連化物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也是劉中民院士團隊繼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之后又一項突破性科技成果。此前該技術已在陜西、新疆、河南許可實施4套工藝裝置,也是山東能源研究院引進落地的首個重大產業化項目。該項目以現有甲醇產品為原料,建設40萬噸/年甲醇轉化制乙醇項目,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項目總投資30億元,達產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35億元、利稅13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許輝、蔡睿、司相芳分別代表三方簽署“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大連化物所-榮信集團”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內容,三方將在煤化工、煤氣制乙醇及其產業鏈延伸、芳烴衍生物、碳纖維、高性能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平臺共建、人才培養等全面合作,充分利用榮信集團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和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的技術、人才、成果等優勢,實現強強聯合,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步伐。
三方此次達成的戰略合作,是山東能源研究院貫徹落實“著力建設打造人才匯聚的洼地、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的高地、著力打造成果轉化的基地、著力打造交流合作的平臺、著力打造機制創新的樣板”指導要求的又一重要舉措,下一步按照“省院共建聚合力、整合資源增動力、創新機制促活力”的原則要求,以“高端定位、精心組織、聚焦重點、四邊并舉”為總體思路,以“匯聚人才、匯聚平臺、匯聚成果”為根本任務,全面開展研究院的各項籌建工作,加快相關成熟技術在山東落地轉化。
注:山東榮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榮信集團”)于2007年成立,下轄山東恒信科技、山東奔月新能源、山東恒信新材料和山東恒信航運等子公司,股東為世界500強江蘇沙鋼集團和山東恒信集團,先后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山東企業100強,先后榮獲濟寧市市長質量獎、山東省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新技術十佳典范企業、山東省化工行業明星單位、山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單位、山東省節能先進企業、山東省清潔生產示范企業、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