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證書
頒獎現場
11月26日-28日,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會議期間,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20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成果名單,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面向類生命機器人的跨尺度生物制造裝備及檢測關鍵技術”成功入選。
依托于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11年提出類生命機器人研究理念并開展相關基礎理論和實現方法研究,建立了面向分子、細胞和組織的跨尺度生物制造裝備及檢測關鍵技術,在類生命感知、驅動、智能控制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得到了國內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本次入選“2020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研究成果名單,體現了沈陽自動化所在類生命機器人制造裝備和檢測技術領域的體系化布局發展。在分子尺度,建立了具有實時超分辨視覺反饋的納米操控系統,實現了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視精確操控,為細胞性能調控奠定基礎;在細胞尺度,建立了細胞模塊化并行制造組裝系統,提出了基于系統科學的細胞多維信息檢測方法,為類生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和性能標定提供支撐;在組織尺度,建立梯度微環境與血管化的生命維持構建技術體系,為大尺度功能化類生命機器人的穩健制造奠定基礎。上述成果支不僅撐了類生命機器人的發展、推動了機器人載體由非生命介質向生命介質的轉變,同時為新藥開發、器官修復再造等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創新技術途徑,展示出智能制造技術對促進科學發展、滿足健康需求的不可替代作用。
“中國智能制造科技進展” 由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負責評審,該聯合體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等13家與智能制造相關的一級學會并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共同組成,評選宗旨是“把握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引導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包括函評、初評和終評等環節。
類生命機器人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